主页 > 杏运资讯 > 媒体通稿

我带娃来打卡,却发现一拨儿家长在扎堆“鸡娃”

前两天,陪同老家来的亲戚,带着家里的娃儿,跑去国家博物馆打卡。

因为疫情,距离上次参观国博,至少得有3年的时光了。

不过,沿着长长的队伍,缓慢地挪动脚步,虽然需要花费些时间在等待,但内心释然且感慨:随着疫情放开,熟悉的生活又回来了。

和京教君一样,来国博的多数是带娃参观的家长。穿梭于不同朝代的历史印记,家长们没有“迷失”于千姿百态的文物或展品,他们一点儿也没闲着,仔细观看,发现不少家长都带着“任务”来到博物馆。

现场有两个身穿校服的男孩(根据校服上校名拼音,应来自顺义区一所知名小学)在爸爸的带领下,观看不同年代的物品,旁边的父亲则在一旁讲述对应朝代的历史大事。

这位父亲如同现场家长们的一个缩影,仔细看去,在博物馆的多个角落,你都能看到带领或督促孩子现场学习的家长们——

在远古时期的展柜旁,一个带着眼镜的小姑娘,看上去三年级左右,正聚精会神地端详着展柜里的骨笛和骨哨,边观察边认真做起笔记,从器具的形状到背景介绍,小姑娘一丝不苟地记录,旁边的老母亲带着欣慰的眼睛看着。

走进春秋战国时期展厅,在展厅的开篇介绍语面前,一位母亲正带着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在简介的英文版面前逐字进行诵读,妈妈对孩子的表现赞赏有加,尤其是孩子读完最后一个单词“朝代(dynasty)”时,妈妈更是当面点赞,因为这个词的拼写,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还是不太容易的。

现场一位年近五旬的男士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可能是一位历史教师或者历史教授,抑或是历史发烧友的家长,陪同两个女孩走在参观队伍中,不时讲述现场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好几次我在旁边听到,他的讲解清晰又详实,而且非常有深度,比如他在讲述商代一件青铜器时,着重介绍商代的建筑风格和饮酒文化;而在介绍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时,不仅解读了铭文的内容,而且结合内容的讲解,还分析了西周时期礼崩乐坏的深层原因。

在展厅中,多数家长则是安静陪同孩子参观边交流。现场一位家长对身边孩子所说的话,估计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你们得好好看,以后的中高考说不定就会考到这些内容。

行走在国博展厅中,昔日的热闹场景重现,其实回来的不仅是参观的人流,还有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未来中高考的关切场景。

对于博物馆包括传统文化、科技馆等关注,是近几年中高考改革的重要动向。

比如,2015年,有关博物馆内容的考查就是中考命题创新的一大看点。当年语文试卷小作文的题目之一是让考生写参观博物馆的感受;数学考题中涉及养心殿的坐标、脸谱是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图形等问题。

记得前些年北京中考改革时,有专家分析中考改革的信号时曾特别提醒学生家长,有时间多让孩子到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不要死啃书本。另外,随着试题难度的下降,学生上辅导班,大量钻研难题“没有意义”。

据有关媒体统计,2017北京中考,光科技馆就有四件展品出现,数理化试卷中随处可见科技馆、博物馆、传统文化。2020北京中考英语首次听说机考,快递、博物馆等话题也亮相考题。

其实,博物馆不仅是近年来中高考的热点,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北京博物馆学会志愿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鹏曾在一篇文章介绍家长如何和孩子一起爱上博物馆,其中提到,“我们不是‘带’孩子去博物馆,我们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过程当中,父母和孩子在一个起点,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比如,去博物馆参观前需要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兴趣点等,同时要提前了解博物馆的特点,为孩子们设计一趟丰富的博物馆课。

和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是要先于孩子去学习,走进博物馆不要着急看展品,先看看展览的名字,这个名字和前言的介绍,就是展览的主题主线;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角度去参观,结合孩子对博物馆的理解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角度,同样一个展览,并不是只看一次,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可以分为不同的小主题去多次看。第三步是请和孩子一起参观,家长如果不懂,那就先学,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也可以从自己懂的角度去解读。最后还是要强调的是,不要强调参观的知识性,把培养习惯和传统永远排在第一位。

文并图|京教君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