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一、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认证啊[英国] 中兰卡郡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建校年代:1828年 所在省州:兰开夏郡 所在城市:Preston 学生人数:34863人 中国教育部是否认证:获得认证 参考资料:中央兰开夏大学是国家承认的,教育部认证的学校。回国
本文标题: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英国] 中兰卡郡大学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建校年代:1828年 所在省州:兰开夏郡 所在城市:Preston 学生人数:34863人 中国教育部是否认证:获得认证 参考资料: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一所设备一流,资金雄厚的现代化大学,同时也是英国最富有的大学之一。
传媒类专业欧洲前十
兰开夏传媒不是一个专业, 传媒类的有50多个专业。
对人文艺术类学科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术的成就和所在学校没有直接关系。
除了牛津剑桥以外,英国稍微好一点的,擅长人文艺术的学府有皇家艺术,伦敦国王学院,伦敦政经学院,爱丁堡大学等。
但是如果你是申请传媒,那么果断兰开夏。
2,coventry从排名来说是比兰开夏好的
3,两所学校一样中国人很多,所以语境差不多
国第四大国立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CLan)是一所欧洲百年顶尖学府,成立于1828年,是英国300多所大学和学院中53所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之一(美国著名QS世界大学排名),
稳居世界大学排名前1%。大学在英国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英国西北地区第三大城市红玫瑰之郡兰开夏郡首府普雷斯顿市。大学另在塞浦路斯和泰国拥有两个海外分校区。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英国顶尖国立大学之一,英国教学资金最雄厚的八所大学之一,英国最杰出的十大教学型大学之一,连续多年被泰晤士报评为英国最现代化的大学,2013年获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奖和英国大学年度最佳科技创新奖。
中
央兰开夏大学的国际商务交流、传媒、时尚和法律等王牌专业享誉全球。热门王牌专业国际商务交流(B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吸引了3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就读,该专业在最新的英国NSS权威调查中达到满意度100%,稳居全英第一名。
2013年,英国女王女王陛下伊丽莎白二世、爱丁堡公爵殿下菲利普·蒙巴顿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等人看望慰问中央兰开夏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并对大学的整体水平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中
央兰开夏大学的教学质量、基础设施、国际化程度和教员敬业度等多项指标均被美国QS评为世界五星级大学,该校在近年著名的美国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排名
超过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国内名列前茅的985重点大学,是英国最雄心勃勃和高瞻远瞩的大学之一。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我们是否国家承认其学历》,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62),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一、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大学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行政中心普雷斯顿市中心,地理上与英国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及英格兰西北部港口城市利物浦相邻。没有其它校区,下分16个学院,艺术、设计与表演学院 、建筑与自然环境学院 、计算机、工程与物理科学院 、建筑与自然环境学院 、牙医学院 、教育与社会科学院 、法医与研究科学院
本文标题: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中央兰开夏大学有几个校区》,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63),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一、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我现在就在UCLAN 读研。。排名的话。。不怎么样。。会计专业还不错。你也是2+1? 稍微省点生活费1年8000镑足够了然后学费大概是7000多镑。国内的话就看你当地的了。。个人觉得还不错,2+1比较省钱,然后你研究生可以申请别的好大学,所以就比较划算然后省了ALEVEL 的时间。 有不
本文标题: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判断是否还有办法认证!
1.确认认证合法范围:也就是说一是要颁发机构的合法性,二是颁发的文凭形式是否被认可。假如只是什么技能培训或者短期语言培训,以及交流生这种。那就不属于认证的范围。
2.连续性和衔接性:这一点也十分重要,教育部的承认的教育模式是结合中国国情来弄的,普通的模式就是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如果中间缺了一环都不行,比如读完专科就去读研究生,肯定就不行了,不过这个也分具体情况,不同的国别和学校有不同的标准。
3.学习方式:这个就要求是全日制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呆在国外进行学习,有护照有出入境记录,有签证,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申请人是远程教育,则基本不受认可,如果是联合办学,则是部分认可的。
4.学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是否在国外进行就读,如果在学习时间,申请人护照却显示在就学国外,那肯定就不好认证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看看你是不是满足这些条件嘛,如果只是单纯没毕业没拿到学位,好像也是有机会的吧!
做学历认证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如果有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的话,可以直接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办理学历认证,反之如果没有,办理不了的
房租一个月也得400磅左右,那种带独立卫生间的。看你什么时间去了,要是赶上开学那会可就不好租了。
如果是从希思罗的话,那就先搭地铁到ST.Pancras火车站,然后再在火车站买到Preston的火车票,沿途需要转好几趟车,具体转车方案看火车票上的说明。
中央兰开夏大学传媒学院为英国三大著名传媒学院之一,设计专业是传媒学院的一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提供的相关课程如下:
BA Games Design
MA Games Design
兰卡斯特大学排名很靠前的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英国兰开夏大学怎么样?》,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64),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简称伯大,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始建于1825年,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一直享有极高美誉。英国著名的6所“红砖大学”之一,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伯明翰大学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而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前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和内维尔·张伯伦,以及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是伯明翰大学的杰出校友。迄今为止,伯明翰大学已培养出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位英国首相。伯明翰大学在2013/14QS世界大学排名上,位居英国第10位,世界第62位[1] 。2008年,英国唯一由官方每7年发布一次的REF英国大学科研实力(原RAE)评比中:全校15.8%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即4*),42.6%的研究达到了国际优秀水平(即3*)。2014年的星期天日报获选为年度英国大学。伯明翰大学,位于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大学始建于1825年,当时名为伯明翰医学院。在1900年,伯明翰大学是第一所获得皇家特许状的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学府之一,也是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具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与完善的教学设施。大学最初的研究目标以科学、工业及工程为主,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学术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研究的目标也延伸至各个领域并展现杰出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
QS排名:64
TIMES排名:15
国际生占比:18.50%
2013TIMES 英国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排名 第5
研究生申请条件
开学时间:每年9月1日; 申请截至日:额满为止
IELTS成绩6.5-7.0以上(自然科学和工程学6.0以上)
学历要求:本科毕业且有学士学位证书,平均成绩要求80-85分以上。
申请材料:
本科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中英文版本)
推荐信
英语成绩证明,如IELTS等
个人陈述
个人简历
中央兰开夏大学建校于1828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英文全名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CLan),是一所英国百年公立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坐落在不列颠西海岸红玫瑰之都兰开夏郡。大学校名由所在郡之名Lancashire音译而来。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一所设备一流,资金雄厚的现代化大学,同时也是英国最富有的大学之一。
酒店管理,休闲,娱乐与旅游2014TIMES排名英国第五
申请条件
雅思
本科课程:最低分数为6.0
某些学位课程,如传媒类、护理、助产士等,对英语成绩的要求更高。
研究生课程:6.0-6.5
托福
托福ibt要求:80分
外加 – 写作英语测试(TWE) - 最低分数为4.0(机试成绩为213)
研究生课程:托福ibt最低90分
学校也接受其他部分同等英语考试的成绩。我们也有自己的英语学习熟练水平测试(ToPSE)。
详细可以问一下【中青留学】
中央兰开夏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欧洲老牌传媒名校,世界五百强大学,综合排名超过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在国内名列前茅的211重点大学(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数据)。中央兰开夏大学坐落在英格兰西海岸红玫瑰之都,校徽也由两朵抢眼的玫瑰花组成。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全英国第四大国立大学,被Times评为英国现代大学第一名,英国西北地区最现代化的大学第一名,英国大学杰出国际学生支持奖第一名。而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中央兰开夏大学的教学质量位居全英国第七名。二零一二年五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在六十周年登基庆典到访中央兰开夏,并与在校学生进行了交谈。
中央兰开夏大学传媒学院为英国三大著名传媒学院之一,传媒和交流类专业优胜于我国的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和浸会大学传媒学院。本学院是全英国最早开设媒体制作技术、新闻等以实践为主的传媒类专业的学校,这些专业历史悠久,建立在两个世纪前的日不落帝国巅峰时期,专业排名位居欧洲前列。媒体和交流类专业在英国泰晤士报的历年专业排名上超过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英国世界名校。此外,其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为全英国第二名,学生拥有前往BBC实习半年到一年的机会。
学校曾与国内的CCTV有过节目制作方面的合作,很多中国学生学成海归后得到在CCTV、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凤凰卫视等知名传媒企业工作的机会。学校拥有全英国最先进的媒体工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是最有优势的专业之一,2012年在英国《泰晤士报》(Times)的酒店及旅游管理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三。同时,学校不仅提供一流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建议与指导,而且与世界最顶尖的跨国集团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该校学生将有机会到世界顶级的酒店及旅游企业实习、工作,其中包括美国迪士尼集团、万豪(酒店)集团、雷迪森酒店集团等等。学校因其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学术研究及专业领域受到广泛的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商学院规模为全英国前十,有多种不同的商科类专业供学生选择。其酒店管理、会计与金融、牙医、运输和工程学等优势专业也均在英国大学专业排名上位于前列。 大学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合作学校有120多家,国际学生超过3000人,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中央兰开夏大学也是英国大学与中国大学最早建立合作的大学之一.该校的应用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研究中心,在应用于航空无损探伤和医疗诊断中的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声望,在航空无损伤领域,是目前英国最为活跃的研究中心,是英国最大的航空企业BAE集团的首选研究伙伴,参加了多个由欧共体资助的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航空无损探伤项目,并与世界上100多家公司和机构有联系,在医疗诊设备和人工神经网络领域也有很多研究成果。该中心重点研究领域有工业无损探伤、医疗诊断设备、人工神经网络、声像通讯、计算机视觉、实时系统和虚拟现实。 兰开夏中央大学上英国最为著名的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建立于1828年的知识传媒学院学院,1887年与当地的哈里斯学会和哈里斯学院合并,于1973年正式成立普雷斯顿工艺学院, 1984年改名为兰开夏工艺学院,1992年学校被正式命名为兰开夏中央大学。大学现有接近36,000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生和研究生,其中一千多名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教学人员约2,100名。学校为海外留学生专门设立了学生建议与咨询中心,并有专人就国际学生涉及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信息、建议和帮助。在学生社团中,国际学生协会表现活跃。此外,学校还提供就业咨询,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
中兰开夏作为一所高质量的英国大学目前拥有在校生3万余名,她所开设的课程范围广泛,有包括预科在内的千余门课程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中兰开夏的专业设置以职业培训为目标,实用性很强,新开设的36个专业和6个基础专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人员而设立的。例如新开设的6个管理类专业:高尔夫,赛车,体育,休闲,旅游,服务接待等,涉及的大都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职业领域。中兰开夏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 左右,其高品质的课程及优秀的教学在英国所有的新大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一、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兰开夏大学开设高级翻译研究生课程,其中包括汉语-英语交替传译及同声传译课程。为中国的语言工作者们打开一天新的通道。英国的大学中开设翻译专业硕士课程的并不多,尤其是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中英互译方向,主要有巴斯大学、东安格里亚大学(UEA)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等。英国的翻译硕士课程
本文标题: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英国的大学中开设翻译专业硕士课程的并不多,尤其是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中英互译方向,主要有巴斯大学、东安格里亚大学(UEA)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等。英国的翻译硕士课程一般为1到1年半,课程相当密集,对本科的专业背景没有要求,但外语的水平要比较高,一般要求总分7分或者以上(个别学校也可能只要求6.5分)。
二者相比,我会选择威大。
着国家政治文化交流的扩大,尤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出现,语言的沟通成为一大障碍,专业翻译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翻译专业和普通的外语专业存在本质的差别,外语只是语言本身的学习,可以说对外语的掌握只是学习翻译专业的基础,而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培训外语熟练、知识面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文化修养的专门人才。
翻译学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笔译(Translation)和口译(Interpretation)两个方式,从专业领域上可以分为普通翻译、文学翻译、和技术翻译等。由于翻译是一门需要广阔专业背景和社会经验的专业,所以国外的大学在本科阶段很少开设专门的翻译专业;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翻译硕士课程也不是枯燥的纯理论,它是建立在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上,并以实践为最终目的。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英国第四大国立大学,在全球50000余所大学中位居前500强,成立于1828年,至今有近200年历史。在英国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红玫瑰之郡兰开夏郡首府普雷斯顿市,此外在塞浦路斯和泰国曼谷拥有海外校区。英国顶尖国立大学之一,英国最杰出的十大教学型大学之一,英国教学资金最雄厚的八所大学之一,被评为英国最现代化的大学,拥有英国优秀的语言与国际研究学院和国际商务交流课程。该校在著名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排名超过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列前茅的211重点大学。
中央兰开夏大学是教育部认可的学校,只要你顺利毕业,归国后是可以认证的。如果你挂科了或者论文没有通过,视情况而定,跟学校申请补考或者重修,要不然没法拿到有学位的毕业证,而是diploma或certificate这种证书,这两个回国后认证degree困难很大,有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也有很多成功过的。
看个人的喜好吧,不过其实会去国外学习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喜好是偏向外国那种氛围的。所以,建议别回来,在国外找个正经工作,就算一开始是小公司小职员也行,平时关注国内的公司招聘,有很好的机会再跳回来。 来自职Q用户:李博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翻译专业 ?》,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67),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一、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 大学主校区位于普莱斯顿市中心。普雷斯顿(Preston)是北英格兰最受人钟爱的集镇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179年,如今,该市是重要而繁华的商业、购物和娱乐中心,当然也是学习中心。普莱斯顿市人口约有15万,交通便利,距伦敦2.5小时,距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约40分钟的火车里程。普雷斯顿市周
本文标题: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大学主校区位于普莱斯顿市中心。普雷斯顿(Preston)是北英格兰最受人钟爱的集镇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179年,如今,该市是重要而繁华的商业、购物和娱乐中心,当然也是学习中心。普莱斯顿市人口约有15万,交通便利,距伦敦2.5小时,距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约40分钟的火车里程。普雷斯顿市周围是风光旖旎的乡村田园--湖区(Lake District),约克郡谷(Yorkshire Dale)和Bowland谷为体育运动提供了众多机会。
在普雷斯顿校区,从中兰开夏郡大学可步行而至景色秀丽的公园。这些公园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露天活动。英国著名的度假胜地Blackpool距这里只有半小时的车程。 ●Carlisle Campus 卡莱校区
卡莱地区是英格兰最高峰和第一长湖的发源地,距大学主校区普雷斯顿约2小时车程。校区坐落于卡莱镇的中心,周围有宏伟的古堡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附近的公园每周都会举行山地自行车赛及各种水上运动,徒步旅行者和骑自行车旅行者无须远行就可以享受野外活动的乐趣。卡莱校区在提供高质量教学的同时,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各方面支持与人文关怀。
考文垂大学排名55
中央兰开夏大学排名71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排名79
从城市上来看,赫瑞瓦特大学在苏格兰,其余三所都在英格兰。
各有利弊,从城市环境,费用,课程上综合考虑吧。几所学校都不错。
我个人比较喜欢考文垂。因为交通方便。环境非常好。
你去查查今年的英国大学排名,如果排名前30就去,如果不是,就别去
课程设置
Academic Study Skills 学术学习技巧
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商务英语交流技巧
Applied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IELTs & Academic purposes
雅思及学术目的实用商务交流技巧
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 & Finance 财务金融导论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商务导论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商务信息导论
完成此课程的学生可以申请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包括商科类以及工程科目类的众多专业。
本课程学制1年,分三个阶段完成,每阶段上课12周,每周平均授课时间20-22小时。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兰开夏中央大学的校区介绍》,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68),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1、中央兰开夏大学
英国传媒名校中央兰开夏大学是英国第四大国立大学,主校区位于英国红玫瑰之群兰开夏群。多次被评为是英国最现代化的大学,拥有着享誉全球的六星级传媒学院和英国最先进的媒体工厂。
在兰开夏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升入本校研究生课程时,将享有大约20%的奖学金。
国际学生奖学金,500英镑,针对所有国际学生
校长奖学金,500英镑,针对成绩优异的国际学生(中国办公室发放)
学费一次性付清,减免300英镑,针对开学前学费一次性付清的同学
本升硕奖学金,减免20%学费,针对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兰开夏攻读硕士的同学
运动专业卓越奖学金,50%学费2011年名额1人,针对体育运动专业成绩突出的申请人
中国区卓越奖学金,50%学费2011年名额3人,针对中国区表现突出的优秀申请人
2、伯明翰城市大学
国立伯明翰城市大学是英国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在英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大学提供语言,预科,本科,硕士及博士层次的教育,其专业设置广泛,涵盖了管理,建筑,艺术,工程等领域。
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奖学金种类有:
硕士奖学金:即时付款奖学金,金额:300英镑
本科奖学金:即时付款奖学金,金额:300英镑
忠诚助学金:金额:1000英镑
3、波尔顿大学
波尔顿大学地处英格兰北部,学院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其教学严谨,闻名英伦,教学质量在英国的质量评估报告中得到了最高分。
该大学开设课程范围广泛,涉及艺术、教育、商业、科技等领域, 其中以商业和计算机网络较为突出。
强势专业有英语文学,美术问些等,波尔顿大学每年为家庭收入低于5000的本科大学生提供£500的奖学金。
4、卡迪夫大学
是一所位于英国威尔士首府卡迪夫的顶尖大学,并是威尔士地区唯一入选罗素大学集团的大学,有英国常青藤盟校之称。
作为享誉全球的英国老牌名校,卡迪夫大学囊括了威尔士地区49%的科研经费,并拥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所提供的奖学金有:
卡迪夫大学国际预科奖学金
卡迪夫大学本科生奖学金
卡迪夫大学硕士奖学金
卡迪夫大学海外研究奖学金(只提供给博士)
5、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是老牌世界名校、英国常青藤,罗素集团的成员、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M5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和“Sutton Trust 13'成员。
在2013/14QS世界大学排名上位居英国第14位,世界第75位。
提供的奖学金有:
校友奖学金:为在本校继续攻读第二个学位的现有学生颁发的奖学金
配偶奖学金:为在校的注册登记配偶提供
全额奖学金:为攻读研究性学位的学生颁发
全额学费奖学金:为现有学士或硕士学生攻读研究性学位而颁发
为中国留学生颁发的研究生奖学金
6、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又称伦敦帝国学院,成立于1907年,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金砖五校之一、欧洲IDEA联盟成员,帝国理工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有ORS奖学金,ORS数额有45个左右的名额。
第一步是通过系里的审核,在2到3月会收到scholarship office的一封提名确认信
第二步是进入学校selection team审核中,评估需要4-6周,如果通过第二轮的筛选的话,你会收到student funding
office的工作人员的来信,是让你接受ORS确认信,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拿到IC全奖的通行证。
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一、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你可以看电子科大网站,国际教育学院 上面有详细说明和国际学院联系电话,打电话问一下就OK二、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创意与传媒学院是几本?一本,但是分不高本一一本,那个15年说分不高的,麻烦请了解一下19年的录取分数线谢谢三、兰开夏的地图兰开夏是非都
本文标题: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兰开夏是非都市郡,实际管辖12个非都市区:1.兰开夏西(West Lancashire)、2.乔利(Chorley)、3.南里布尔(South Ribble)、4.法尔德(Fylde)、5.普雷斯顿(Preston)、6.怀尔(Wyre)、7.兰开斯特市、8.里布尔河谷(Ribble Valley)、9.彭德尔(Pendle)、10.伯恩利(Burnley)、11.罗森代尔(Rossendale)、12.欣德本(Hyndburn);如看待成名誉郡,它名义上包含多2个单一管理区:13.布莱克浦(Blackpool)、14布莱克本-达温(Blackburn with Darwen)。
注:序号对应右侧图片内容。
你问的是饭菜好不好,还是教室好不好,还是投影仪好不好
你觉得什么样的学校是好什么是不好啊
你让专科生来看他肯定觉得学校好,让北大清华看肯定说不好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电子科大与兰开夏联合办学的毕业证 是否与兰开夏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一样?》,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70),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一、传媒专业1. Media,涵盖大家了解的大众传媒专业
这个专业不是以实践为主,而是偏纯理论的课程。英国大学一般都会开设此相关课程,比如:Mass Media Management, Culture and Media Studies, Digital Culture Media, Media and Sociology etc. 在此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会涉及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历史,符号学,文化等课程的学习。
2.Communication,包含了影视制作专业以及广播专业
这个专业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以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专业。有电视学/电视制作专业,比如:Television Studies,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Television and Screen Studies, 会以实践课程为主,比如电视节目制作,欧洲电视历史学等,老师会带领学生做很多独立小短片,通过小组讨论,自主选材构思自己制作,直到完成一部独立的成品。
3.Journalism新闻专业
新闻专业的针对性会比较强,普遍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有的学校的此专业课程设置会以实践课为主,比如:Msc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Broadcast/ Periodical/ Magazine)etc.
学校很多在校老师都是BBC的在职工作人员或者很多着名的在职记者和编辑。专业方向也比较全面:期刊新闻,政治时事新闻,杂志新闻,这个专业需要学生很强的英语功底和文笔。
传媒专业推荐学校
1、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13Times全英传媒专业排名第13,Media and Communication学院是英国成立最早的传媒学院。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MA 全球化与沟通
Mass Communications MA 大众传媒
Media and Advertising MA 传媒与广告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Sc 传媒与传播研究
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 MA 传媒与公共关系
New Media and Society MA 新媒体与社会
2、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大学在传媒领域一直排名前五。
MA in 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创意与传媒企业
MA in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全球化传媒与传播
前者只开设研究生课程,没有本科课程。总体来说这两个专业比较侧重媒体经营以及媒体与商业之间的联系。
3、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A Print Journalism 新闻学
MA Broadcast Journalism 广播新闻学
MA Magazine Journalism 杂志新闻学
MA Web Journalism 网络新闻学
M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国际政治传播
MA Global Journalism 国际新闻业
MSc Science Communication 社会沟通
二、酒店管理
英国的酒店业相当发达,这与当地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关联。
经济发展的好,公司有大量对外拓展业务的机会,出差机会,在外培训机会就多;还有私人度假旅游都少不了要住酒店;酒店之间的竞争厉害,就更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另外,英国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吸引之处还在于高水准的教学方式、高质量教学设施以及超级的实用性。
英国一些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学生毕业后,还为学生提供一年带薪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获得宝贵的海外工作经验,从而增强其回国就业的竞争力。
酒店管理推荐学校
1、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旅游酒店专业全英第一
MSc in Tourism Development 旅游开发
MSc in 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管理
MSc in Tourism Marketing 旅游市场营销
入学要求:本科毕业,平均成绩 Lower Second Class;
申请人最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IELTS 6.5
2、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旅游酒店专业全英排名第四
MSc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国际旅游管理
MSc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Attraction Management 国际旅游管理与名胜古迹管理
MSc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饭店旅游管理
MSc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and Event Management 饭店与会展管理
MSc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and Tourism Management 国际节日与旅游管理
入学要求:旅游、酒店管理或者商科相关专业学士学位;IELTS 6.5
3、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旅游酒店专业全英排名第七,会议管理是该校的优势专业。
MSc in International Events and Conference Management 国际会议与会展管理
MSc in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MSc in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国际酒店管理
MSc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国际旅游管理
三、电子工程专业
电子工程英文名Electronic Engineering,英国大学的电子专业在国际上的声誉是非常突出的,在微电子设计,信号处理,微波通讯,光通信等领域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电子工程专业推荐学校
1、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
这个学校的电子工程专业2012年排名第2位,仅次于剑桥大学。
MSc Communication Systems 通讯系统
MSc Medical Imaging 影像医学
MSc Microwave Engineering and Wireless Subsystems Design微波工程与无线子系统设计
MSc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多媒体信号处理系统
MSc Nanotechnology and Nanoelectronic Devices纳米技术和微电子仪器
MSc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卫星通信工程
MSc Space Technology and Planetary Exploration空间技术与行星探索
2、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工程类课程无论是本科或硕士都很强,工程类课程其实都很牛,不单单是电子工程。通信、光通信、微电子技术等是在电子专业中最好。
MSc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overview 电子与计算机科学
MS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MSc Bionanotechnology生物纳米技术
MSc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with 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能源与可持续电力工程
MS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微电子机械工程
MSc Microelectronics Systems Design微电子系统设计
MSc Nanoelectronics and Nanotechnology纳米电子学与纳米技术
MSc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
MSc System on Chip嵌入式片上系统
MSc Web Science网络科学
MSc Web Technology网络技术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无线通信
3、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这个系里搞实业的氛围很浓,与移动通讯企业界联系比较紧密,学习及实践都很有市场针对性所在城市也算是一个信息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所以资金也比较充裕。
Advanced Engineering Robotics (MSc) 高级机器人工程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Sc) 通讯网络和信号处理Image and Video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Sc) 图像、视频通信和信号处理Integrated Aerospace Systems Design (IASD) (MSc) 集成航空航天系统设计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Sc) 光学通信和信号处理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Sc)无线通讯和信号处理
四、计算机专业
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
英国IT行业长期以来拥有优良的研究和学术创新传统。众多IT业公司运用了英国高校国际水准的研发技术,尤其在并行处理,人工智能和多媒体等领域。
计算机专业推荐学校
1、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是英国最大的计算机学院之一,同时它也是世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导者。
MSc in Computing Science计算机科学
MSc in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计算机人工智能
MSc in Computing (Comput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计算机管理科学
MSc in Computing(Creative Industries)计算机创新工业
MSc in Computing(Distributed Systems) 计算机分布式系统
MSc in Computing(Machine Learning) 计算机机械学习
MSc in Computing(Performance Modelling) 计算机性能建模
MSc in Computing(Software Engineering) 计算机软件工程
MSc in Computing(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计算机可视信息处理
2、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创立于1876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女子入学的高等院校;在英国大学中排名第十,计算机专业排名第6。
MSc in Computing Science 计算机科学
3、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853年建校的爱丁堡大学是大不列颠六所最古老、最大的大学之一,用美国校友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国际性知名学府可以和爱丁堡大学相提并论。
Informatics MSc 计算机信息化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Sc 人工智能
Cognitive Science MSc 认知科学
Computer Science MSc 计算机科学
五、TESOL专业
TESOL是“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的缩写,中文翻译是“对外英语教学”。
TESOL专业推荐学校
1.纽卡斯尔大学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ESOL (MA)
纽卡斯尔大学的语言学,英语语言学及翻译专业都在英国及世界上的知名度都极高,几年前杜伦大学又将其TESOL的program合并到了纽卡斯尔大学,因此TESOL专业也相对来说课程很紧张。
2.爱丁堡大学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ESOL) Msc/Med
爱丁堡大学的TESOL专业已开设有40余年,教授老师在行业内知名度非常高,研究领域也非常广泛,但由于学校好专业也好,所以每年申请的位置也比较紧张。
3.约克大学
MA in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ESOL)
约克大学的TESOL专业开设在Eeducational studies学院,申请者若没有教学经验或者本科为非英语或语言学专业,也将会被学校考虑录取。
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一、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请问这是哪里啊? 没听过二、英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好不好?有哪些好的学校?人力资源在英国的教育质量还是很高的,至于你去哪个学校还是要看你的成绩如何了,好的话当然牛剑以及华威是优选,其实巴斯大学和拉夫堡都是很不错的学校 综合排名没有牛剑高 但是人力的专业很优秀 这其中卡迪夫大学也是很不错的
本文标题: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英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排名:
1 剑桥大学(Cambridge)
2 牛津大学(Oxford)
3 巴斯大学(Bath)
4 华威大学(Warwick)
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6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7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8 埃克塞特大学(Exeter)
8 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
10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11 卡迪夫大学(Cardiff)
12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Strathclyde)
13 伦敦城市大学(City)
14 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
15 利兹大学(Leeds)
16 杜伦大学(Durham)
17 阿斯顿大学(Aston)
18 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19 南安普顿大学(Southampton)
20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21 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22 谢菲尔德大学(Sheffield)
23 雷丁大学(Reading )
24 爱丁堡大学(Edinburgh)
25 苏塞克斯大学(Sussex)
26 利物浦大学(Liverpool)
27 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28 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
29 萨里大学(Surrey)
30 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31 阿伯丁大学(Aberdeen)
31 肯特大学(Kent)
31 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34 白金汉大学(Buckingham)
34 罗伯特戈登大学(Robert Gordon)
36 伦敦大学学院(UCL)
37 约克大学(York)
38 赫尔大学(Hull)
39 基尔大学(Keele)
40 东英格利亚大学(East Anglia)
40 林肯大学(Lincoln)
42 皇家霍洛威大学(Royal Holloway)
43 斯特林大学(Stirling)
44 Harper Adams University College
45 布鲁内耳大学(Brunel)
46 威尔士班戈大学(Bangor)
46 德蒙特福德大学(De Montfort)
46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Belfast)
49 埃塞克斯大学(Essex)
50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s Mary)
51 邓迪大学(Dundee)
52 布拉德福德大学(Bradford)
53 布莱顿大学(Brighton)
54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55 朴次茅斯大学(Portsmouth)
56 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57 波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58 龙比亚大学(Napier)
59 西英格兰大学(UWE)
60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61 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
61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
63 普利茅斯大学(Plymouth)
63 St Mary's University College
65 考文垂大学(Coventry)
66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TU)
67 格拉摩根大学(Glamorgan)
68 格林威治大学(Greenwich)
69 巴斯泉大学(Bath Spa)
70 阿尔斯特大学(Ulster)
71 索尔福德大学(Salford)
72 史塔福郡大学(Staffordshire)
73 赫特福德郡大学(Hertfordshire)
73 金斯顿大学(Kingston)
73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76 斯旺西大学(Swansea)
77 切斯特大学(Chester)
78 阿伯里斯特维斯(Aberystwyth)
78 伯明翰城市大学(BCU)
78 威斯敏斯特大学(Westminster)
81 Leeds Trinity University College
82 Royal Agricultural College
83 奇切斯特大学(Chichester)
84 桑德兰大学(Sunderland)
85 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86 西苏格兰大学(West of Scotland)
87 约克圣约翰大学(York St John)
88 提兹塞德大学(Teesside)
88 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90 卡迪夫都市大学(CMU)
91 伦敦南岸大学(South Bank)
92 阿伯泰邓迪大学(Abertay Dundee)
92 温切斯特大学(Winchester)
94 格林多大学(Glyndwr)
94 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94 爱丁堡玛格丽特皇后学院(Queen Margaret Edinburgh)
97 北安普顿大学(Northampton)
98 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Liverpool JM)
99 格鲁斯特大学(Gloucestershire)
100 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Southampton Solent)
101 罗汉普顿大学(Roehampton)
102 波尔顿大学(Bolton)
103 坎特伯里基督大学(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103 威尔士新港学院(UWCN)
105 伍斯特大学(Worcester)
106 利兹都市大学(Leeds Metropolitan)
107 边山大学(Edge Hill)
108 德比大学(Derby)
109 新白金汉大学(Bucks)
110 西伦敦大学(West London)
111 东伦敦大学(East London)
112 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114 贝德福德大学(Bedfordshire)
115 伦敦都市大学(Metropolitan)
116 哥比亚大学(Cumbria)
117 伦敦艺术大学(Arts London)
英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排名:
1 剑桥大学(Cambridge)
2 牛津大学(Oxford)
3 巴斯大学(Bath)
4 华威大学(Warwick)
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6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7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8 埃克塞特大学(Exeter)
8 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
10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11 卡迪夫大学(Cardiff)
12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Strathclyde)
13 伦敦城市大学(City)
14 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
15 利兹大学(Leeds)
16 杜伦大学(Durham)
17 阿斯顿大学(Aston)
18 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19 南安普顿大学(Southampton)
20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21 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
22 谢菲尔德大学(Sheffield)
23 雷丁大学(Reading )
24 爱丁堡大学(Edinburgh)
25 苏塞克斯大学(Sussex)
26 利物浦大学(Liverpool)
27 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28 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
29 萨里大学(Surrey)
30 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31 阿伯丁大学(Aberdeen)
31 肯特大学(Kent)
31 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34 白金汉大学(Buckingham)
34 罗伯特戈登大学(Robert Gordon)
36 伦敦大学学院(UCL)
37 约克大学(York)
38 赫尔大学(Hull)
39 基尔大学(Keele)
40 东英格利亚大学(East Anglia)
40 林肯大学(Lincoln)
42 皇家霍洛威大学(Royal Holloway)
43 斯特林大学(Stirling)
44 Harper Adams University College
45 布鲁内耳大学(Brunel)
46 威尔士班戈大学(Bangor)
46 德蒙特福德大学(De Montfort)
46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Belfast)
49 埃塞克斯大学(Essex)
50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s Mary)
51 邓迪大学(Dundee)
52 布拉德福德大学(Bradford)
53 布莱顿大学(Brighton)
54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55 朴次茅斯大学(Portsmouth)
56 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57 波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58 龙比亚大学(Napier)
59 西英格兰大学(UWE)
60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61 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
61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
63 普利茅斯大学(Plymouth)
63 St Mary's University College
65 考文垂大学(Coventry)
66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TU)
67 格拉摩根大学(Glamorgan)
68 格林威治大学(Greenwich)
69 巴斯泉大学(Bath Spa)
70 阿尔斯特大学(Ulster)
71 索尔福德大学(Salford)
72 史塔福郡大学(Staffordshire)
73 赫特福德郡大学(Hertfordshire)
73 金斯顿大学(Kingston)
73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76 斯旺西大学(Swansea)
77 切斯特大学(Chester)
78 阿伯里斯特维斯(Aberystwyth)
78 伯明翰城市大学(BCU)
78 威斯敏斯特大学(Westminster)
81 Leeds Trinity University College
82 Royal Agricultural College
83 奇切斯特大学(Chichester)
84 桑德兰大学(Sunderland)
85 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86 西苏格兰大学(West of Scotland)
87 约克圣约翰大学(York St John)
88 提兹塞德大学(Teesside)
88 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90 卡迪夫都市大学(CMU)
91 伦敦南岸大学(South Bank)
92 阿伯泰邓迪大学(Abertay Dundee)
92 温切斯特大学(Winchester)
94 格林多大学(Glyndwr)
94 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94 爱丁堡玛格丽特皇后学院(Queen Margaret Edinburgh)
97 北安普顿大学(Northampton)
98 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Liverpool JM)
99 格鲁斯特大学(Gloucestershire)
100 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Southampton Solent)
101 罗汉普顿大学(Roehampton)
102 波尔顿大学(Bolton)
103 坎特伯里基督大学(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103 威尔士新港学院(UWCN)
105 伍斯特大学(Worcester)
106 利兹都市大学(Leeds Metropolitan)
107 边山大学(Edge Hill)
108 德比大学(Derby)
109 新白金汉大学(Bucks)
110 西伦敦大学(West London)
111 东伦敦大学(East London)
112 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114 贝德福德大学(Bedfordshire)
115 伦敦都市大学(Metropolitan)
116 哥比亚大学(Cumbria)
117 伦敦艺术大学(Arts London)
1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拉夫堡大学
2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
3 University of Exeter 艾克塞特大学
4 University of Glasgow 格拉斯哥大学
5 Bangor University 班戈大学
6 De Montfort University 德蒙福特大学
7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阿伯丁大学
8 University of Bath 巴斯大学
9 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
10 University of Brighton 布莱顿大学
11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
12 The University of Stirling 斯特林大学
13 Brunel University 布鲁内尔大学
14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
=14 The University of Essex 埃塞克斯大学
16 The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17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
18 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杜伦大学
19 University of Chichester 奇切斯特大学
20 University of Surrey 萨里大学
21 Newman
22 University of Ulster 阿尔斯特大学
23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曼彻斯特都市大学
24 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 at Newcastle 诺森比亚大学
25 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贝德福德郡大学
=25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普茨茅斯大学
27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
28 Aberystwyth University 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
=28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30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敦大学
31 Swansea University 斯旺西大学
=31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利兹都市大学
33 UWCN, Newport 纽波特大学
34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赫特福德大学
35 The Robert Gordon University 罗伯特戈登大学
=35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35 Bournemouth University 伯恩茅斯大学
38 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 坎特伯雷基督教会大学
39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中央兰开夏大学
40 University College Worcester 伍斯特大学
=40 The University of Hull 赫尔大学
42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伦敦艺术大学
43 University of Chester 切斯特大学
44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斯塔福德郡大学
45 University of Teesside 提赛德大学
46 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 Edinburgh 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
47 Roehampton University 洛翰普顿大学
48 York St John University 约克圣约翰大学
49 St Mary's College 圣玛丽学院
=49 UWIC, Cardiff 优维克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可以考虑。
南安是首选...虽然他的工科英国都很强...但是鉴于会计排名它是最好的...就选它。。。而且他的国际知名度也很高...推荐这个。。。
鉴于你的专业我觉得读金融 会计 经济 甚至 商科都可以考虑
您能否告诉我学校项目和中介的大学分别是哪里?谢谢
1
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2
埃克塞特大学 University of Exeter
3
斯凯莱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4
拉夫堡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6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
7
格拉斯哥大学 Glasgow University
8
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London
9
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0
曼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11
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12
兰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
13
卡迪夫大学 Cardiff University
14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5
雷丁大学 University of Reading
16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7
南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18
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Kent
18
纽卡斯尔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20
东安格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20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22
罗伯特高登大学 Robert Gordon University
23
班戈大学 Bangor University
23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25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26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27
谢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8
阿伯丁大学 Aberdeen University
29
赫瑞-瓦特大学 Heriot-Watt University
30
诺森比亚大学 Northumbria University
31
西英格兰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32
赫尔大学 University of Hull
33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34
阿尔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Ulster
35
德蒙福特大学 De Montfort University
36
林肯大学 Lincoln University
37
萨里大学 University of Surrey
38
朴茨茅斯大学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39
中央兰开夏大学 Central Lancashire University
39
布莱顿大学 Brighton University
39
伯恩茅斯大学 Bournemouth University
39
邓迪大学 University of Dundee
43
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44
斯特灵大学 University of Stirling
45
基尔大学 Keele University
46
布拉德福德大学 University of Bradford
46
埃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Essex
48
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49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50
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51
索尔福德大学 University of Salford
52
格拉摩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lamorgan
53
龙比亚大学 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54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55
格林尼治大学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56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 Aberystwyth University
57
伯明翰城市大学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58
格洛斯特郡大学 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
59
泰晤士河谷大学 Thames Valley University
60
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61
赫特福德郡大学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62
金斯顿大学 Kingston University
63
考文垂大学 Coventry University
64
北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
65
普利茅斯大学 Plymouth University
66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67
东伦敦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68
利兹都市大学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69
贝德福德郡大学 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70
斯坦福郡大学 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71
密德萨斯大学 Middlesex University
72
德比大学 Derby University
73
南岸大学 South Bank University
74
威尔士大学卡地夫学院 UWIC, University of Wales Institute, Cardiff
76
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 Southampton Solent University
不过英国跨越东一区和西一区两个时区、
所以我们比他们早八9个小时。
他们三点我们中午12点左右、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英国普雷斯顿市冬天都下雪吗?》,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72),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include<iostream>#include<f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iomanip>
#include<stdlib.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1 100
#define MAX2 150
class Postgraduate
{
public:
char name[10]; //考生姓名
int number; //准考证号
string major; //报考专业
char state[10]; //应届历届
int MathScore;//数学成绩
int EnglishScore;//英语成绩
int PoliticalScore;//政治成绩
int BasisScore;//专业基础课成绩
int sumscore;// 总分
int n;
int add(){ //定义计算总分的函数
sumscore=MathScore+EnglishScore+PoliticalScore+BasisScore;
return(sumscore);}
Postgraduate(){};//析构函数
Postgraduate(char *nam,char* stat,int num,string maj,int Math,int English,int Political,int Basis){//构造函数
strcpy(name,nam);
strcpy(state,stat);
number=num;
major=maj;
MathScore=Math;
EnglishScore=English;
PoliticalScore=Political;
BasisScore=Basis;
};
void output()//输出考生的信息
{
cout<<"研究生姓名:"<<name ;
cout<<"准考证号:"<<number ;
cout<<"报考专业:"<<major ;
cout<<"是否应届:"<<state ;
cout<<"数学成绩:"<<MathScore ;
cout<<"外语成绩:"<<EnglishScore ;
cout<<"政治成绩:"<<PoliticalScore ;
cout<<"专业课成绩:"<<BasisScore;
cout<<endl;
}
Postgraduate & operator=(Postgraduate& s) //对=运算符进行重载
{
strcpy(name,s.name);
major=s.major;
number=s.number;
MathScore=s.MathScore;
EnglishScore=s.EnglishScore;
PoliticalScore=s.PoliticalScore;
BasisScore=s.BasisScore;
return *this;
}
};
class condition //录取条件类
{
public:
string majorquire;
int MathRequire,EnglishRequire,PoliticalRequire,BasisRequire,sumscore,orz;
condition() //无参的构造函数
{
cout<<"请输入录取专业:";
cin>>majorquire;
cout<<"请依次输入录取的数学、外语、政治、专业课及总分要求:"<<endl;//输入各个学科的最低分数要求
cout<<"数学:";
cin>>MathRequire;
cout<<"外语:";
cin>>EnglishRequire;
cout<<"政治:";
cin>>PoliticalRequire;
cout<<"专业课:";
cin>>BasisRequire;
cout<<"总分:";
cin>>sumscore;
cout<<endl;
}
};
void getinfor()
{//输入研究生信息
cout<<"\t\t\t研究生初试录取系统\n";
cout<<"请输入报考研究生人数:";
int n;
cin>>n;
Postgraduate *a=new Postgraduate[n];
cout<<endl;
cout<<"请输入初试考生的信息!"<<endl;
for(int k=0;k<n;k++)
{
cout<<"请输入考生姓名"<<endl;
cin>>a[k].name;
cout<<"请输入准考证号:"<<endl;
cin>>a[k].number;
cout<<"请输入报考专业:"<<endl;
cin>>a[k].major;
cout<<"输入是否应届(请输入“是”或“否”):"<<endl;
cin>>a[k].state;
cout<<"请输入数学成绩:"<<endl;
cin>>a[k].MathScore;
cout<<"请输入外语成绩:"<<endl;
cin>>a[k].EnglishScore;
cout<<"请输入政治成绩:"<<endl;
cin>>a[k].PoliticalScore;
cout<<"请输入专业基础课成绩:"<<endl;
cin>>a[k].BasisScore;
};
cout<<"请输入录取要求"<<endl;
condition c;
fstream file1,file2;
file1.open("D:\\初试考生信息.txt",ios::out); //将考生信息写入文件中
file1<<"\t\t\t***********初试考生信息***********"<<endl;
file1<<"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应届(Y)/历届(L) 数学 外语 政治 专业课 总分"<<endl;
for(int i=0;i<n;i++)
{
file1<<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
<<setw(10)<<a[i].state<<setw(12)<<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
<<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file1.close();
Postgraduate g;
file2.open("D:\\考生初试结果信息.txt",ios::out); //将考生的录取信息写入文件中
file2<<"\t\t\t***********考生初试通过结果***********"<<endl;
file2<<"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应届(Y)/历届(L) 数学 外语 政治 专业课 总分"<<endl;
for(i=0;i<n;i++)
{
if((a[i].major==c.majorquire)&&(a[i].add()>=c.sumscore)&&(a[i].MathScore>=c.MathRequire)&&(a[i].EnglishScore>=c.EnglishRequire)
&&(a[i].PoliticalScore>=c.PoliticalRequire)&&(a[i].BasisScore>=c.BasisRequire))
{
file2<<"初试合格的考生:"<<endl;
file2<<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setw(10)<<a[i].state<<setw(12)
<<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else
{
file2<<"初试不合格的考生:"<<endl;
file2<<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setw(10)<<a[i].state<<setw(12)<<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
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
file2.close();
}
void outtoend()//输出文件
{
std::ifstream _if("D:\\考生初试结果信息.txt");
for(std::string buf; std::getline(_if, buf); )
std::cout << buf << std::endl;
}
void getinfor2()
{//输入研究生信息
cout<<"\t\t\t研究生复试录取系统\n";
cout<<"请输入复试人数:";
int n;
cin>>n;
Postgraduate *a=new Postgraduate[n];
cout<<endl;
cout<<"请输入进行复试考生的信息!"<<endl;
for(int k=0;k<n;k++)
{
cout<<"请输入考生姓名"<<endl;
cin>>a[k].name;
cout<<"请输入准考证号:"<<endl;
cin>>a[k].number;
cout<<"请输入报考专业:"<<endl;
cin>>a[k].major;
cout<<"输入是否应届(请输入“是”或“否”):"<<endl;
cin>>a[k].state;
cout<<"请输入数学成绩:"<<endl;
cin>>a[k].MathScore;
cout<<"请输入外语成绩:"<<endl;
cin>>a[k].EnglishScore;
cout<<"请输入政治成绩:"<<endl;
cin>>a[k].PoliticalScore;
cout<<"请输入专业基础课成绩:"<<endl;
cin>>a[k].BasisScore;
};
int e,r;
cout<<"复试的总分要求:"<<endl;
cin>>e;
cout<<"复试的专业课要求:"<<endl;
cin>>r;
fstream file1,file2;
file1.open("D:\\复试考生信息.txt",ios::out); //将考生信息写入文件中
file1<<"\t\t\t***********复试考生信息***********"<<endl;
file1<<"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应届(Y)/历届(L) 数学 外语 政治 专业课 总分"<<endl;
for(int i=0;i<n;i++)
{
file1<<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
<<setw(10)<<a[i].state<<setw(12)<<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
<<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file1.close();
Postgraduate g;
int j;
for(int p=0;p<n;p++)//将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
for(int q=p;q<n;q++)
{
j=p;
if(a[q].add()>a[j].add())
j=q;
}
g=a[p];
a[p]=a[j];
a[j]=a[p];
}
file2.open("D:\\考生复试录取信息.txt",ios::out); //将考生的录取信息写入文件中
file2<<"\t\t\t***********考生复试录取结果***********"<<endl;
file2<<"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应届(Y)/历届(L) 数学 外语 政治 专业课 总分"<<endl;
for(i=0;i<n;i++)
{
if((a[i].add()>=e)&&(a[i].BasisScore>=r))
{
file2<<"复试合格的考生:"<<endl;
file2<<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setw(10)<<a[i].state<<setw(12)<<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
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else
{
file2<<"复试不合格的考生:"<<endl;
file2<<setw(8)<<a[i].name<<setw(9)<<a[i].number<<setw(12)<<a[i].major<<setw(10)<<a[i].state<<setw(12)<<a[i].MathScore<<setw(6)<<a[i].EnglishScore<<
setw(6)<<a[i].PoliticalScore<<setw(7)<<a[i].BasisScore<<setw(8)<<a[i].add()<<endl;
}
}
file2.close();
}
void outtoend2()//输出文件
{
std::ifstream _if("D:\\考生复试录取信息.txt");
for(std::string buf; std::getline(_if, buf); )
std::cout << buf << std::endl;
}
int main(){
static int j=0;// 统计录取的人数
int w,z;
do
{
cout<<"==========研究生录取系统=========="<<endl;
cout<<endl;
cout<<"根据菜单选择所需功能:"<<endl;
cout<<" 1. 输入初试考生信息 "<<endl;
cout<<" 2. 查看通过初试考生信息 "<<endl;
cout<<" 3. 输入考生复试信息 "<<endl;
cout<<" 4. 查看通过复试考生信息 "<<endl;
cout<<"======================================"<<endl;
cout<<"请输入您的选择:"<<endl;
cin>>w;
switch(w)
{
case 1:
system("cls");
getinfor();
break;
case 2:
system("cls");
outtoend();
break;
case 3:
system("cls");
getinfor2();
break;
case 4:
system("cls");
outtoend2();
break;
}
cout<<"返回上级菜单请输入1:"<<endl;
cin>>z;
system("cls");
}while(z==1);
return 0;
}; 古雅、宁谧和纯朴,是牛津留给访古者最初印象。牛津大学城(The University City of Oxford) 是在伦敦西北方,路程约六十英里。
从伦敦到牛津开车需要二小时,这一段公路两旁的风光,充分显示出英国乡村的殷实与整洁。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农作物外。尖顶、红瓦、白墙、黑色的木梁柱的农舍,错落点缀在远近。
庄舍旁,牛马放牧,绵羊成群,悠然草。草地一整片一整片的,间杂点缀着稀落的高大老树,俨然成为园艺中「自然学派」的独树景观。
这样风光如画的景色,其本身便成为观光的对象,一年四季,各国来的游客,穿梭在古旧的巷 之间,热闹的音乐及戏剧活动,更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静静地站在教堂墓园边的街角,整个城镇呈现是一幅历史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宁静景色。
牛津是中古世纪时期,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囗。所谓津者,渡囗之意也,小城因此而得名。牛津地理位置,又居於南英格兰的中心,所以也成为当时陆路要冲。南船北马交会,一个繁荣而热闹的市集,逐渐在这里形成,虽然渡囗已不复存在,但当时的老渡囗遗址,仍然经常徘徊着热闹的访古者。河上荡泛的游舫,双双对对男女的撑船,加上堤岸上拥挤的游客,更能勾勒出一幅当年渡囗的繁荣景象。
牛津与剑桥二校享誉全球,其地位之特殊除渊源於英国上层社会,另外历史悠久与独特的学制,在英国社会里牛剑(Oxbridge)一词即代表二校的简称。在牛津大学八个世纪的历史中,确实造就了无数优秀人才。在政界更有十三位英国历代首相,来自牛津,甚至当代的柴契尔夫人,也是。牛、剑虽然齐名,但二校互不称臣,这也反映了大不列颠王国(Great Britain) 英国子民一般「高傲」心态的评语。牛、剑两校每年一度的划舟比赛,更是证明强弱高低的写照。
牛津大学的组织,相当复杂而难懂。这主要「大学」一词,对牛津人而言,有异於我们一般所了解的涵意。英国人称之「牛津大学城」(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才符合事实。在牛津的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一个大学校园的固定地界,倒是散见各区不同学院。在牛津,若要问:「牛津大学在那 ?」,必定没有人答得出来。英国人,一提起牛津时,要把头抬高,仰起脸,庄重地念着「Ox-Ford」,那个O字要圆而重,才能表示尊重,才是对学术的敬意。
牛津大学的创始故事颇为传神,根据当地人的说法,牛津大学创始於一一六七年,当时亨利二世,下令召回正在巴黎留学的英国学生。因为他希望:「英格兰不致缺乏服务上帝及国家的优秀人员」。为了安置召回的学生,乃有牛津大学的创立。换言之,牛津大学的成立似乎是因早期「人才外流」的问题。
英国人英语发音与用字与美国人囗音各异。就是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四个主要地区囗音也差别很大。听爱尔兰人讲话之后,就不难想像美国人囗音是从何处演变而来;苏格兰和威尔斯两地人的囗音在外国人听来都很特别,威尔斯人的英语尤不易懂。英格兰人的英语比较容易听懂,但是英格兰的各个城市间,发音仍有些微的区别;不过初来英国的外国人不易发现。大体说来英格兰的发音分为南部音与北部音。现在南部音被认为是标准音,BBC播音员讲的都是南部音。
此外,还有所谓国王英语(King's English),也就是王室和贵族所讲的英语,发音与用字与普通一般人讲话稍有不同,就像听北平人讲国语一样,一般人学不来,就是有这份天份学那种腔调,也会令人嘲笑。学术界还有所谓牛桥囗音(Oxbridge Accent),即指牛津剑桥两大学的固然不宜讲,就是连用词也差异很大。
目前牛津大学是由三十五所学院及由教会设立的五所永久私人学院(Permanent private halls)合组而成。除七所学院以招收研究生为限外,其馀二十八所学院及五所永久私人学院均招收大学部学生(或兼收研究生)。这些学院,有些是仅收男生 (如Oriel)或女生 (如St. Hilda's、St. Hugh's 及 Somerville三校),而多数是两者兼收的。就学院本身而言,都各自拥有相当自主的管理权力。学院订定自己的院规,筹募所需的财务来源,并招收自己所选择的学生。不过任何人欲至牛津大学就读,均须同时获得大学系所及学院入学的同意,方视为正式被许可入学之规定,亦为牛津、剑桥两校特殊之处。
学院最大功能除要照料学生食宿外,并安排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负责指派导师(tutor) 照顾学生。由於各学院财务状况不一,有的学院很有钱,有广大的场地及良好的设备或福利,像客房(guest house)、图书馆及研究室等。
而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向外代表各学院,统一安排全校课堂讲授(lecture)及讨论会(Seminar),以及统一颁发毕业文凭等工作。因此就实质情况来看,学生和所属学院的关系,远超过了大学。
学院的主要功能在提供膳宿及导师,所以各学院有专精领域,限制申请者所就读之科系。由於各学院师资设备叁差不齐,招收学生人员互异,住宿年限规定也不尽相同。像Nuffield College以社会科学为主,每年仅招收二十五名研究生,但每位研究生一旦获准入学,即配有研究室,其图书设备亦相当齐全,该学院号称全校最有钱的学院。
申请牛津大学入学许可时,申请表上即有一栏,要申请者选列四所学院,按喜好顺序排列。此一顺序关系能否获准入学。如将较有名气之学院列於其他学院之后,则获准入学机会就大打折扣。因此,填写申请表之前,必须详细阅读牛津大学简介,就所学专长之学院先予申请,最好是能事先与学院专家教授取得联系,就你的研究计画与所发表之文章一并送上,如果能获得学院教授的青睐,那就等於获准入学,教授自然会主动向学院入学许可办公室(Oxford Colleges Office)要求接纳你成为研究生。同时,这种事前建立好的师生关系,将更有助於未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牛津学生课业进行,主要经由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课堂讲授的安排,而各学院则提供导师人选。当然若干学院的师资,也同时受聘为大学教授,针对某个专题开课,供各个学院的学生来选读。学生申请入学时,一般是由各学院相关学科的教授,审查申请文件。而其中的一位教授,则成为日后学生专修科目的导师。此为英国教育上最着称的导师制度(tutorial)。
导师在学期中,每周和学生见面一次,每次上课,学生必须针对导师所开书目,或指定问题,准备一篇研究心得或短文。在师生研讨过程中,首先由学生,先宣读一次,而后由导师,或另一名叁与讨论的导生,就文章论点,进行辨论及讨论。据一位教授说,导师制的精神,在训练学生逻辑思考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对於八星期一期,密集学期制的牛津学生而言,导师可以随时清晰的了解学生研习的情况,此更有其必要。
基本上,英国学士以上的学位可依进修的方式加以区分:一种是经由课程的修习而得(by courses),此可包括证书(certificate)、文凭(diploma) 及硕士学位;另一种则系以论文研究为主(by research),此包括硕士及博士学位两种。
硕士学位课程安排是一年或二年为期,其较通用的学位名称是以 MA 及 MSc为主。牛津及剑桥的MA,并不需要特别再入学攻读课程,对其大学毕业生经过某段期间(三年)缴付少许证书费用者亦颁与MA学位。
以研究为主的硕士学位其研习期间至少需时二年,博士学位为期至少三年。换言之,至少需要在学校注册三年,始能提交论文。若系原以硕士为目标,而后攻读博士学位者,其硕士学位研习期间往往亦可合并计算。另外,凡攻读硕士学位者,如指导教授认为满意,可在修习硕士一年后,申请转入博士学位之研究,其第一年之修业期间可合计於博士修业年资中。至於其以研究为主的学位名称,较常见的为M. Phil及 Ph. D.(或称 D. Phil) ,牛津大学的研究硕士称为M. Litt. (Master of Letters)。至於 Doctor of Letters (D. Litt.)以及 Doctor of Science(DSc)两种博士学位,通常是颁授给在各科领域中有极杰出贡献者,属於高级博士学位(Senior Doctorates)的一种,亦有时带有荣誉学位的性质。
牛津大学各学院学生总数有一万二千人左右,其中九千名左右是大学部学生,而教职员共有五千四百人。大学中的主要行政人员,均选自牛津本身的教授及研究员。校长(Chanceller)是一项名誉职,而实际行政工作,由校长主持。
校长由各学院轮流产生,任期四年。由所有的牛津毕业生组成的大学评议会(Convocation),负责选出每任校长。而实际的行政监督、建议工作,则由教职员大会(Congregation)所负责。大会选出十八名执行委员(Hebdomadal Council),每周开会乙次,会同校中行政人员,决定学校发展方向。
大学中的训导长也由各学院轮流选出。担任训导长的额外报酬,是可以在任期内,获赠牛津大学出版部的所有出版书籍,而在他们的学位袍上,亦可终身加配一条黑色的肩带,以表学校对其工作的感谢。另外大学中的校警,被学生昵称为「牛头犬」(Bulldog) 。他们执行工作时,仍头戴传统的大礼帽,颇有古风,校警向大学的训导长负责。
目前牛津大学有四分之三的经费,来自英国政府。而其馀财务所需,则得自於各学院及募捐。经常各学院依其财务实际负担及赤字状况,要求学生分摊,其金额往往高达一、二千英镑。学校的财务部门,称之为大学之匣(University Chest),因为早期的大学帐房,都把金钱存放在一只小铁匣内。直到现在,大学的行政中心威灵顿广场(Williamton Square),仍保留有一只象徵意义的小铁匣。而学生缴费只要依学院所开列数额,开一张支票放於杜鹃窝(Pigeon hole)内,而不必到财务会计部门缴纳,相当方便。
如果想对这四十所大学,一所一所去叁观,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可以描画出各种有趣的史实。初到牛津的共同印象,均会觉得每个学院都像是中国各地那些破旧的古庙,一进门就给人一种寂寞与荒凉的感觉。而每个学院其实是一座宿舍、研究室与办公厅,学生在这共同生活,切磋学业,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这也反应牛津人强烈的思古情怀。
牛津大学目前仍然有不少学院维持修道院当时的作风。譬如在餐厅分有一般座位及高桌(high table),除非是教授、资深研究员(Senior Associate Member)或访问研究员(visiting fellow)外,均不得登堂上座。另外交谊厅也有分Senior Common Room、Middle Common Room或Junion Common Room,一般研究生或研究员不能与教授或资深研究员同席,除非经过同意,否则会遭到驱逐出境。有些学院上课时还规定必须穿黑袍,正式考试、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更是维系早期中世纪的旧规矩,相当繁文琐节,这也衬托出英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与保留传统作风。
雷德克利夫广场(Radicliffe Square)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这是整个古城的中心,它远隔了主要街道的喧闹。附近红砖地的铜鼻小巷(Brasenose Lane),巷中三两行人,绿树遮天,让人觉得心阔神逸。圣玛利教堂(St. Mary's Church)座落於广场南边,十七世纪前,学校的主要庆典、音乐会都在这举行。广场西侧是建於一五0九年的 Brasenose College ,学院因创校时,大门上有一只铜制的「狮鼻扣门环」而得名。学院正门的天庭中,有一座宝蓝色的日晷钟,但因为英格兰特有阴霾天气,一个夏天,也没能见到几次钟上的日影。有人说:「英国只有气候,没有天气。」并不夸张,往往一日之间可以见到下雪、下雨、甚至出太阳,是很平常的情况。
广场的西角是建於十五世纪的神学院(Divinity School) 早期作为大学的研讨教室之用,现在改为大学图书馆?Bodlien Library的阅览室。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四百多万册,现为全英国第二位,仅次於大英图书馆。最可贵的是图书馆中,藏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手稿。这些手稿置於精致的玻璃柜中供人叁观。但当每位叁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其对古物的珍惜保藏之情,可见一斑。大学目前庆典活动的主要场地?薛多年剧院(Sheldonian Theatre),座落於广场的正北方。在十七世纪左右,由於圣玛利教堂神职人员,抗议过多的活动在教堂举行,影响了教堂清修。於是在一六六九年,由当时的大学校长Sheldonian大主教,筹资兴建这座剧院。剧院的对面就是世界第二大书店Blackwell 书店,在这里可以买到或邮购到世界各地的书籍。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访采访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坚定地认为人类应该在2117年之前离开地球。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
成长经历:
霍金霍金本人毕业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
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几乎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子。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活页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的逐页阅读。他在手术过后的几天又写下了世界名著《时间简史》,奇迹般的活下来。在往后数十年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霍金曾澄清自己当时并无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剧性格”并使自己沉醉于瓦格纳的音乐里。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珍·王尔德Jane Wilde,两人结婚后育有3名子女。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包括de Sitter空间中的霍金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其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是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这是霍金60年代和发妻简的合影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1985年,第一次来中国,在科大水上讲演厅作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50年之久的情况下做出的。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
吴忠超(霍金的学生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身后门一打开,脑后忽然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疾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
吃饭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霍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非常乐观。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里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却身残志坚,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书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无边界条件。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使人们遨游到广袤的时空,渐渐解开宇宙之谜。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
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写一套类似于《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宇宙的起源》时,轰动一时,被戏称为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霍金的声望,令他多次获邀到外地演说,常获国家元首接见。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事实上,他在“星舰奇航记”中的电视系列剧“银河飞龙”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飞出个未来》中的一集里出现。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则有与其类似的角色(Steve)对其进行了滑稽的模仿。
2006年,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访,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况欠佳。2012年1月传出因脸部肌肉恶性萎缩,已严重影响其表达能力,并有可能使他无法发出独特的“电脑声”。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
2015年7月20日,斯蒂芬•霍金启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
2016年1月,斯蒂芬·威廉·霍金获得卢德奖。
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学校概述牛津大学建立于13世纪,世界十大学府之一,以美丽的大学城闻名全世界,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即以此地为故事背景。在牛津处处都是优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称。牛津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培育出无数的顶尖杰出人士。该校包含36个学院,除了各自有不同的建筑特色之外,每个学院为独立自主的教学机构,提供学生课业及生活上的指导。该大学共有30多个学院,各具特色。牛津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或相应的荣誉学位,由导师自己挑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取得学士学位。近年来,牛津还设有两种以上的科目结合在一起的科目,如哲学和数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等,充分体现了当今学术领域多角度、多边缘,亟需资源共享的潮流和趋势。
学校声誉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以及现代化的过程,牛津大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个学院、1万多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牛津大学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经济科学、商务管理哲学三大领域的不断进取与创新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同时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声名远扬: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方法结合,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出一代代堪称天之骄子的牛津精英。该校在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上均是行内之翘楚。
在近800年的历史中,牛津大学培养了5个国王、26位英国首相(包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现任首相布莱尔)、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林、化学家罗伯特·玻意耳、天文学家哈雷等。就连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也毕业于牛津大学英文系。2001至2002学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学生总数超过1.65万人,其中,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数目约为5000人。牛津大学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资源
牛津在使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研究和图书馆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改善因特网的设施和服务,牛津使用一种分散的计算机分布策略。多数自然科学系都有自己的联系广泛的计算机资源,其中有些功能非常强大,同时还有相当数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学校也特别为文科学者装备了联网的个人电脑。所有联网的电脑总数超过18,000台,这些电脑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桌面的方式直接进入并使用各系、校中心、图书馆和因特网上的资源。学校的每一所建筑,每一所学院都联入了校园网。对于这些资源的第一线支持主要来自校内大多数院系。校计算机服务部也提供了广泛的因特网服务,主要为那些在本系或学院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教员提供服务。牛津对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方面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通过电脑实验室和工程科学系进行,此外继续教育部在应用电脑教学方面也很有成就。
学制
一般一个学年为3个学期,十月至六月。
学科设置
考古学、人类学与地理、神学、法律、美术、现代史、中东研究、人类语言产生研究、自然科学、心理研究、犹太人研究、数学及电算、 希伯来语、欧洲语言、工程学、社会科学、数学、中世纪及现代语言 研究、建筑、化学工程、经济、教育、电子工程、生物科学、临床医学、东方研究、管理、物理、音乐、哲学、政治学、宗教研究等。
学费
本科生:文科5,720;理科7,580;医学13,960
研究生:生物-生理-心理8,910;临床医学16,337;MBA16,000;其他6,684
食宿费: 6,900/12个月
英语要求
IELTS最低分数:(研究生)7.5/TSE 5.5
TOEFL最低分数:(研究生)600/TWE 4.5(笔试),250(机考)
学生服务
学生会:学生会的存在是为使学生的观念协调一致,把学生的兴趣提升到大学水平。它向学生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包括为学生代言,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学生福利和学生服务等。
就业服务部:牛津特设就业服务部向学生提供综合全面的就业服务,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于在校期间和离校四年内都可利用。就业服务部为牛津在校或刚毕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多方面信息,特别是对现有机会的评价、鉴别,对所需能力和技能的调查研究;加深学生对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的了解,认识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系统规划并实现学生早期的职业计划,提供给他们可能的职业选择等。这是英国最早建立,同时也可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大学职业服务部。
服务项目包括:一间备有关于职业、雇主、工作、研究生学习、国内和海外的学习与工作的详细信息的资料室;学期间的讲座和培训项目;一系列假期工作,包括一个专为牛津学生获取工作经验而设立的项目;每周直接向,名学生发送的空职简报;名就业顾问提供的建议;以及一个电脑化的就业指导系统。学生对这些服务的使用率很高,的学生在最后一年期间都使用过该系统。
对于毕业生与雇主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经济、高效的沟通媒介。牛津毕业生的失业率一直是英国大学中最低的。
毕业生的去向:牛津学生继续保持很高的受雇率。从年情况看,约继续进行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或学习,另有从事职业培训,其中一半的人参加法律培训,进入公共服务部门,约进入工业界,进入商界的超过。只有的学生毕业六个月后仍在寻找工作。
牛津的信息技术设施:牛津在使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研究和图书馆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改善因特网的设施和服务,牛津使用一种分散的计算机分布策略。多数自然科学系都有自己的联系广泛的计算机资源,其中有些功能非常强大,同时还有相当数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个人电脑。学校也特别为文科学者装备了联网的个人电脑。所有联网的电脑总数超过,台,这些电脑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桌面的方式直接进入并使用各系、校中心、图书馆和因特网上的资源。学校的每一所建筑,每一所学院都联入了校园网。对于这些资源的第一线支持主要来自校内大多数院系。校计算机服务部也提供了广泛的因特网服务,主要为那些在本系或学院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教员提供服务。牛津对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多方面研究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通过电脑实验室和工程科学系进行,此外继续教育部在应用电脑教学方面也很有成就。
语言中心:语言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学校中那些出于研究或交流的目的需要学习和完善语言技能的人。中心收藏的原版、视听和电子的语言材料涵盖了多个语种。设有教授欧洲主要语言和英语作为外国语的班级。中心的教员使用由卫星在整个欧洲传送的电视节目所组成的先进语言教学系统。学生资助:校方十分关心学生的多方面福利。学生困难委员会掌管为缓解学生家中的经济困难而设的基金。他们提供的帮助形式主要是贷款和助学金,学校还接受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供的入学基金,用以帮助家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附:牛津有关资料
牛津形成史
牛津大学的最初形成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研究活动的结果。从1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教士从事经院哲学的研究并到欧洲各地讲学,这种日益频繁的学术活动使得欧洲相继形成了几个讲学的中心,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和法国的巴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地教士都可以来讲学和听课的风气。1129年以后,牛津城出现了几座修道院。于是,英国一些教士便把这里当作了做学问的场所。
牛津城中学术研究团体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偶然。1167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同法兰西国王菲利普二世发生争吵,亨利二世一气之下召回了在法国巴黎的英国学者,并且禁止他们去法国进行讲学或从事研究。这批英国学者来到了牛津,从而使牛津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经院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于是,继波洛尼亚和巴黎之后,牛津成了欧洲的又一个学术中心,成为欧洲第三个学术研究中心,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雏形。
牛津大学最初的科系设置仿照巴黎大学,有神学、法律、医学和艺术。其他诸如自然哲学、伦理哲学和形而上哲学不久也开始有人教授。直到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才有了它最初的三个学院:大学学院、贝利奥尔学院和默顿学院,牛津大学到此时已初具规模。牛津大学以及与它同时期的巴黎大学、波洛尼亚大学等专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建立,对当时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新发现和系统整理、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古希腊罗马学者的思想学说正是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用以反抗天主教会思想统制的主要思想武器。
牛津的学术成果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来,牛津不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仅在基础科学而且在应用科学研究中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生物医学领域,自从弗莱明在伦敦发现青霉素后,本世纪40年代牛津的科学家弗罗里和蔡恩就将它投入临床应用,结果3人共享诺贝尔奖。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1955年为牛津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牛津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瓜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问题方面,牛津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爱滋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在环境科学领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气候变化、遥感、土地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家畜管理、污染、腐蚀、沙漠侵犯等众多课题。
牛津的固体物理、高磁学、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等均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伦登实验室在世界核研究领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础研究还导向重要的工业开发,包括建立了如牛津仪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类的企业。
仅在化学系,牛津目前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牛津在地球内部动力学、陆界变形研究、低温处理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数学研究所在许多数学分支学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计算机科学研究在国内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国际上公认为英国的经济学中心。不仅金融、管理学科专家、而且法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学研究中来。1987年,进入工商界的牛津毕业生已超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的人数。
牛津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亦很活跃进, 还被誉为研究当代中国最活跃的中心之一。
牛津大学有许多杰出的神学家、哲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它的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力量都相当强。
牛津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600万册。
牛津出版社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语词典》,享誉全球。 1.剑桥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s rich in history - its fam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buildings attract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 University's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also hold many treasures which give an exciting insight into some of the scholarly activities, both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University's academics and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s one of the old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and one of the largest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s reputation for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known world-wide and reflects the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of its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world-class original research carried out by the staff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lleges.
2.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was founded in 1907 from the Royal College of Science, the Royal School of Mines and the City and Guilds College. The three combined expertise in pure science, engineering, mining and related topics such as geology. More recently, a merger with 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Medical School created the Imperi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 the largest medical school in the country.
Imperial College's main strengths are maths,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t also boasts a £1.4m interactive TV system that enables medical students to attend lectures and watch demonstrations without travelling across the capital.
The university also has a large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partment, based in Kent. The Wye campus is set in a 350-hectare estate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side, close to the small town of Wye, which has shops, pubs, cafés and restaurants.
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One of the UK's more high-powere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is hard to get into and enjoys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e Webbs founded it in 1895 to promote "the study and advancement of Economics or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Science or Political Philosophy, Statistics, Sociology, History, Geography, and any subject cognate to any of these", thanks to the will of a rich Fabian, Henry Hunt Hutchinson. Its social purposes were based on those of American and continental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her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were seen as ripe for study.
The LSE's courses still reflect its origins: among those that enjoy a particularly good reputation ar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law,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is a breeding ground for politicians, and has arguably done more to shape the political world than any other university: as well as countless MPs, LSE has educated world leaders including John F Kennedy.
4.圣安德鲁斯大学
Founded in 1411, St Andrews is Scotland's oldest university, and, in the whole of Britain, is only younger than Oxford and Cambridge. The 6,000 students at history-rich St Andrews make up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 of this small city, 45 miles from Edinburgh. St Andrews is also famous as the home of golf.
Given its august history, St Andrews' excellent academic reputation is probably no surprise. It is best known for its humanities courses - English, philosophy, modern languages and history of art all do well - and is also strong in sciences. St Andrews hosts the largest optical telescope in Britain and a £4m extension to the Gatty Marine Lab will research seals, whales and dolphins.
With something like 40% of students coming from independent schools, and a similar proportion from England, St Andrews has a bit of a toffy reputation, although fee concessions for Scots students may affect the balance in the future. The fact that Dundee took all the vocational courses when it split from the university in the 1960s does not make it any harder for St Andrews' graduates to find careers.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
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斯蒂芬·霍金伟大的一生不必再赘述。在那个小小的轮椅上,他著作等身;在那个小小的轮椅上,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也同样是在这个轮椅上,他走完了伟大的一生。
然后斯蒂芬·霍金也有平凡的生活,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而在其他的一些公共场合,他也是妙语频出,幽默感十足,完全没有像他研究的学科那么“高冷”。
扩展资料:
童年经历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毕业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几乎夜夜不停地轰炸英国伦敦。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用一些废弃用品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
1963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
1965年,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天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最后以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或霍金辐射(包括de Sitter空间中的霍金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和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其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
1973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了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是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粉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学、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霍金的兴趣转向了量子宇宙论,提出了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2004年7月,他承认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时间简史》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198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访问 [6] 。在科大水上讲演厅做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杭州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事实上,他在《星际迷航(Star Trek)》中的电视系列剧《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
其形象也在卡通片《飞出个未来》中的一集里出现。卡通片《居家男人》中则有与其类似的角色(Steve)对其进行了滑稽的模仿。
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写一套类似于《哈利波特》、但主题是理论物理学而非魔法的小说。
2006年6月,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时,轰动一时,被戏称为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2006年6月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访,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况欠佳。
2012年1月传出因脸部肌肉恶性萎缩,已严重影响其表达能力,并有可能使他无法发出独特的“电脑声”。
2012年4月6日,他在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以斯蒂芬·霍金教授的身份本色出演,在剧中与主角谢尔顿同框的画面被无数粉丝奉为经典。
2012年,霍金在赵晓凯收藏北京奥运火炬上盖上了两枚金色指纹,并题词:“为了人类长期生存,为了世界和平,我们需要销毁所有核武器”(to ensure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the human race we need to disarm all nuclear warheads and promote world peace!) 。
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剑桥大学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
20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凭一本薄薄的《时间简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万读者。
黑洞理论使量子论和热力学在“霍金辐射”中得到完美统一,而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第一推动”问题。
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继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不过,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因为“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物理学家霍金在拍摄的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时提到,人类其实能建造出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并且能够进入未来。霍金甚至说,自己是因为担心别人把他当成“怪人”,所以才不敢乱说话,也不愿意多谈有关时光机的东西,直到透过纪录片后才敢大方讨论。
至于时光机的关键点,霍金强调就是所谓的“四度空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虫洞”。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
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
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
霍普金斯奖。
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
麦克斯韦奖。
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1978年获世界物理学界最高奖—爱因斯坦奖章。
1988年与罗杰·彭罗斯共同获得了的沃尔夫物理奖。
1988年,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2009年8月12日,获得自由勋章——由奥巴马亲自颁奖。
2017年4月27日,获得2017GMIC X组委会致敬荣誉。
精彩语录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5.活着就有希望。
6.时间有没有尽头。
7.科学家和娼妓都是做他们喜欢的事赚钱。
8.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9.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0.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苛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11.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12.我们一世为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斯蒂芬 威廉 霍金
首先是新华网的中文介绍,其次是CIA的介绍(我比较常用的参考库)英 国 概 况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国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地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地上金黄色竖琴,象征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一只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支扶着。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写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国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god save the king")
国花:玫瑰花
国鸟:红胸鸽
国石:钻石
科学节:1831年开始,一年举办一次
科学周:1994年开始,在每年的3月举办
国家政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上院议长兼大法官欧文勋爵(Lord Irvine of Lairg),1997年5月任上院议长;下院议长迈克尔·马丁(Michael Martin);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1997年5月任职,2001年6月连任。
自然地理: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41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爱尔兰的讷湖(396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多雨雾,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三月至六月最为干燥,九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人口:5883万(2000年7月),其中英格兰人4930万,苏格兰人510万,威尔士人290万,北爱尔兰人170万。官方和通用语均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通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也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也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66万)。另有天主教会和印度教、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首都:伦敦(london);人口:728.5万(1999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般气温在2℃-6℃。
行政区划: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29个区和3个特别管辖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伦敦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London boroughs) 和1个“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区议会负责各区主要事务,但与大伦敦市长及议会协同处理涉及整个伦敦的事务。此外,英国还有12个属地。
伦 敦 塔 桥
简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1-5世纪英格兰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伦 敦 大 本 钟
政治:英国的宪法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苏格兰另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过,除10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下院也叫平民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最多票当选的小选区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决定提前大选。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 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政 :(1)工 (Labour Party):执政 。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该 曾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执政。1997年大选获胜,2001年6月大选后蝉联执政。工 近年来更多倾向于中产阶级的利益,与工会关系有所疏远。布莱尔当选工 领袖后,政治上提出“新工 、新英国”的口号,取消 章中有关公有制的第四条款,经济上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严格控制公共开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对外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欧洲一体化持积极态度,主张加入欧元,主张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现有 员近40万名,是英国第一大 。(2)保守 (Conservative Party): 主要反对 。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 ,1833年改称现名。该 从1979至1997年4次连续执政,成为20世纪在英国占主导地位的政 。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两次大选中惨败于工 。保守 的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通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减少公共开支等措施来压低通货膨胀。主张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 近年来,提出实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反对加入欧元,主张建立“大西洋共同体”以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强调北约仍是英国安全与防务的基石。现有 员30多万名。(3)自由 (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 和社会 内支持同自由 合并的多数派组成。主张继续维持与工 的合作关系,推动工 在地方选举及下院选举中实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务、社会公正、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采取比工 更“进步”的政策。现有 员约10万名,是英国第三大 。此外,英国其他政 还有:苏格兰民族 (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 (Plaid Cymru) 以及北爱尔兰一些政 如:北爱尔兰统一 (Ulster Unionist Party)、 统一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会 工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 (Sinn Fein) 等。
大 英 博 物 馆 的 圆 形 阅 览 室
司法:有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普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1986年成立皇家检察院,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受理所有的由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察机关提交的刑事诉讼案。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并在某些国内和国际案件中代表王室。
经济: 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居前列。英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仍占领导地位;服务业和能源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其中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发展较快。
伦敦东部码头区新建的金融中心
2000年,英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并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私有企业是英国经济的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和水力等。1999年,原油及天然液化气日产量达290万桶(约38. 41万吨),位居世界第九。至1999年底,原油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23 .31亿吨,天然气总产量为149000亿立方米。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满足本国2600万电、气用户的国家。1999年底,总电量达7 . 01亿千瓦,其中核电站供应1. 30亿千瓦。英国采煤业完全私有化。森林覆盖面积270万公顷,占英本土面积约10%:其中英格兰约8%,苏格兰约17%,威尔士约14%,北爱约6%。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英国重视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英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制造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0%,从业人员逾400万,占总就业人口14. 4%。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服务(提供法律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1999年,旅游业产值达640亿英镑;从旅游收入上计算,英国是世界第五大旅游国,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4. 5%。主要旅游点有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英国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5. 6%。进口产品主要有:食品、燃料、原材料、服装、鞋业、电子机械设备、汽车等;出口产品主要有:石油及相关产品、化工产品(主要是医药)、食品、烟草、饮料(威士忌等)、机械设备等。
行 进 在 摩 尔 大 街 上 的 英 国 皇 家 炮 兵 团
军事: 建军时间约在17世纪中期。女王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 ,成员有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财政大臣等;必要时国防参谋长和三军参谋和列席会议。国防部为国防执行机构,既是政府行政部门,又是军事最高司令部。英国是北约集团的创始国和主要成员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国家战略的核心是: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依靠和借助北约集体防务力量来保卫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并扩大英在欧洲的影响;积极加强与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护其广泛的海外利益。1997年5月工 政府上台后,调整国防政策;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务力量作为英国安全的基础;保持强大的常规部队;保持核威慑力量;突出强调质量建军和联合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重点提高英军处理各种危机、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努力维护英在欧洲及海外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利益。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长为22年。
教育: 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1998/1999财政年度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著名的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
路 透 社 的 采 编 人 员 在 工 作
新闻出版:英国报纸的人均销量比任何发达国家的都多。全国共有约1350种报纸,7000种周刊和杂志:《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星期日快报》、《星期日镜报》、《星期日邮报》、《人民报》、《星期日电讯报》、《观察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通讯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0年成立,集体合营,世界重要通讯社之一,总部设在伦敦。(2)新闻联合社:1868年创办,由PA新闻、PA体育、PA检索和PA数据设计4家公司联合经营,专门为英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提供公关和投资信息。(3)AFX新闻有限公司:由法新社与金融时报联合经营,向欧洲的金融及企业界提供信息和服务,在欧洲12个国家、美国及日本设立分支机构,总部在伦敦。英国广播公司(无线电广播网)(BBCNetwork Radio)于1922年创办。该公司有5个对内广播电台,1个对外广播电台,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国播放节目。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 ( BBCTelevision)于1936年开始播放电视,有两个台:BBC1主要播放新闻、宗教、体育、歌剧及少儿和娱乐节目,BBC2主要播放音乐、艺术、喜剧、教育及一些特别节目。另有5个数码频道供交费用户使用。广播电台局(the Radio Authority)负责批准及管理所有独立电台的服务,监督节目及广告质量。独立电视委员会(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负责批准和规管商业电视台服务,拥有ITV(第三频道)、第四频道和第五频道。ITV节目始播于1955年,24小时全天服务,面向全国,三分之一时间播放新闻,其它时间播放体育、喜剧、游戏和电影等。主要靠广告赞助。第五频道始播于1997年3月。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各主要报刊、电视均有网络版,其中BBC在线是被访问最多的网站。
伯明翰市维多利亚女王广场上的市政厅大楼
外交:英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是欧盟、北约、英联邦、西欧联盟等120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主张同美国加强关系,重视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努力改善同中、俄、日等大国的关系。努力维系同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保持和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强调自由贸易。加强在环境保护、 、发展等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将 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与中国关系:1950年1月宣布承认 。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第一位在职首相访华。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与中国 共同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Introduction United Kingdom Top of Page
Background:
Great Britain, the dominant industrial and maritime power of the 19th century,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developing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and in advancing literature and science. At its zenith, the British Empire stretched over one-fourth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saw the UK's strength seriously depleted in two World Wars. The second half witnessed the dismantling of the Empire and the UK rebuilding itself into a modern and prosperous European nation. As one of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 founding member of NATO, and of the Commonwealth, the UK pursues a global approach to foreign policy; it currently is weighing the degree of its integration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A member of the EU, it chose to remain outside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for the time bei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is also a significant issue in the UK.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the 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 and the Northern Ireland Assembly were established in 1999, but the latter is suspended due to wrangling over the peace process.
Geography United Kingdom Top of Page
Location:
Western Europe, islands including the northern one-sixth of the island of Ireland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and the North Sea, northwest of Franc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54 00 N, 2 00 W
Map references:
Europe
Area:
total: 244,820 sq km
land: 241,590 sq km
water: 3,230 sq km
note: includes Rockall and Shetland Islands
Area - comparative:
slightly smaller than Oregon
Land boundaries:
total: 360 km
border countries: Ireland 360 km
Coastline:
12,429 km
Maritime claims:
territorial sea: 12 nm
exclusive fishing zone: 200 nm
continental shelf: as defined in continental shelf orders or in accordance with agreed upon boundaries
Climate:
temperate; moderated by prevailing southwest winds over the North Atlantic Current; more than one-half of the days are overcast
Terrain:
mostly rugged hills and low mountains; level to rolling plains in east and southeast
Elevation extremes:
lowest point: The Fens -4 m
highest point: Ben Nevis 1,343 m
Natural resources:
coal, petroleum, natural gas, iron ore, lead, zinc, gold, tin, limestone, salt, clay, chalk, gypsum, potash, silica sand, slate, arable land
Land use:
arable land: 23.23%
permanent crops: 0.2%
other: 76.57% (2005)
Irrigated land:
1,700 sq km (2003)
Natural hazards:
winter windstorms; floods
Environment - current issues:
continu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as met Kyoto Protocol target of a 12.5% reduction from 1990 levels and intends to meet the legally binding target and move toward a domestic goal of a 20% cut in emissions by 2010); by 2005 the government aim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waste disposed of in landfill sites to 85% of 1998 levels and to recycle or compost at least 25% of household waste, increasing to 33% by 2015; between 1998-99 and 1999-2000, household recycling increased from 8.8% to 10.3%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party to: Ai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Nitrogen Oxides, Air Pollution-Sulfur 94, Air Pollution-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tarctic-Environmental Protocol, Antarctic-Marine Living Resources, Antarctic Seals, Antarctic Treaty, Biodiversity,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Kyoto Protocol, Desertification, Endangered Species,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Hazardous Wastes, Law of the Sea, Marine Dumping, Marine Life Conservation, Ozone Layer Protection, Ship Pollution, Tropical Timber 83, Tropical Timber 94, Wetlands, Whaling
signed, but not ratified: Air Pollution-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Geography - note:
lies near vital North Atlantic sea lanes; only 35 km from France and linked by tunnel under the English Channel; because of heavily indented coastline, no location is more than 125 km from tidal waters
People United Kingdom Top of Page
Population:
60,609,153 (July 2006 est.)
Age structure:
0-14 years: 17.5% (male 5,417,663/female 5,161,714)
15-64 years: 66.8% (male 20,476,571/female 19,988,959)
65 years and over: 15.8% (male 4,087,020/female 5,477,226) (2006 est.)
Median age:
total: 39.3 years
male: 38.2 years
female: 40.4 years (2006 es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0.28% (2006 est.)
Birth rate:
10.71 births/1,000 population (2006 est.)
Death rate:
10.13 deaths/1,000 population (2006 est.)
Net migration rate:
2.18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2006 est.)
Sex ratio:
at birth: 1.05 male(s)/female
under 15 years: 1.05 male(s)/female
15-64 years: 1.02 male(s)/female
65 years and over: 0.75 male(s)/female
total population: 0.98 male(s)/female (2006 est.)
Infant mortality rate:
total: 5.08 deaths/1,000 live births
male: 5.67 deaths/1,000 live births
female: 4.47 deaths/1,000 live births (2006 est.)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total population: 78.54 years
male: 76.09 years
female: 81.13 years (2006 est.)
Total fertility rate:
1.66 children born/woman (2006 est.)
HIV/AIDS - adult prevalence rate:
0.2% (2001 est.)
HIV/AIDS -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51,000 (2001 est.)
HIV/AIDS - deaths:
less than 500 (2003 est.)
Nationality:
noun: Briton(s), British (collective plural)
adjective: British
Ethnic groups:
white (of which English 83.6%, Scottish 8.6%, Welsh 4.9%, Northern Irish 2.9%) 92.1%, black 2%, Indian 1.8%, Pakistani 1.3%, mixed 1.2%, other 1.6% (2001 census)
Religions:
Christian (Anglican, Roman Catholic, Presbyterian, Methodist) 71.6%, Muslim 2.7%, Hindu 1%, other 1.6%, unspecified or none 23.1% (2001 census)
Languages:
English, Welsh (about 26% of the population of Wales), Scottish form of Gaelic (about 60,000 in Scotland)
Literacy:
definition: age 15 and over has completed five or more years of schooling
total population: 99%
male: 99%
female: 99% (2003 est.)
Government United Kingdom Top of Page
Country name:
conventional long form: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note - Great Britain includes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conventional short form: United Kingdom
abbreviation: UK
Government typ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Capital:
Lond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England: 47 boroughs, 36 counties, 29 London boroughs, 12 cities and boroughs, 10 districts, 12 cities, 3 royal boroughs
boroughs: Barnsley, Blackburn with Darwen, Blackpool, Bolton, Bournemouth, Bracknell Forest, Brighton and Hove, Bury, Calderdale, Darlington, Doncaster, Dudley, Gateshead, Halton, Hartlepool, Kirklees, Knowsley, Luton, Medway, Middlesbrough, Milton Keynes, North Tyneside, Oldham, Poole, Reading, Redcar and Cleveland, Rochdale, Rotherham, Sandwell, Sefton, Slough, Solihull, Southend-on-Sea, South Tyneside, St. Helens, Stockport, Stockton-on-Tees, Swindon, Tameside, Thurrock, Torbay, Trafford, Walsall, Warrington, Wigan, Wirral, Wolverhampton
counties (or unitary authorities): Bedfordshire, Buckinghamshire, Cambridgeshire, Cheshire, Cornwall, Cumbria, Derbyshire, Devon, Dorset, Durham, East Sussex, Essex, Gloucestershire, Hampshire, Herefordshire, He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 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兰才完全占领爱尔兰。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国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921年,经过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争后,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大多数北爱尔兰人(联合派)希望留在英国,但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派(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两派之间的斗争武装化。1972年北爱尔兰的自治权为此被取消。从1990年代中开始,两派的主要半军事组织达成一个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协议。
2002年10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中止北爱地方自治政府的运作,把北爱尔兰地区的控制权重新收归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 统一 和新芬 组成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这意味著北爱正式恢复分权自治政府。
英格兰历史简介
英格兰是英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地处大不列颠岛的东南方,威尔斯以东,苏格兰以南。
公元前55年,当时的罗马高卢总督的恺撒,带领数万军队、对不列颠群岛发动了两次武力侵略,却困于不列颠人的战术无功而返。
公元43年,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狄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地区,纳为行省,并进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墙以防卫北方蛮族,此即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公元407年,随着罗马帝国势力衰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于撤离不列颠,结束统治。
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后,一支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建立了许多国家。此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诺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编辑末日审判书(相当于现在人口、财产普查,根据其中的调查结果,英格兰约有15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农民),以便日后管理英格兰。威廉一世引入了欧洲大陆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时借由领主效忠、强化了英王王权。 公元12世纪,英格兰进入由亨利二世所开创的,也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兰司法体系,废去不合时宜的审判方法,采用习惯法并首创陪审团制度。
公元1215年,屡战屡败又不得人心的约翰王遭贵族阶级强迫签下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是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滥觞。
公元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确立了包含贵族、骑士和教士的议会制度。
公元1337年,由于领地和王位继承权的纷争,英格兰和法国之间掀起了断断续续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离失所,也引领战术、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终英格兰几乎失去了欧洲大陆上所有领地;法国则借此完成了民族统一。
公元1399年,兰开斯特公爵亨利趁国王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夺去王位,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君,英格兰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兰开斯特的名字是来自于该王朝的成员均为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代,而红玫瑰为王朝的象征。
公元15世纪,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了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这两个王朝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于现今兰开斯特郡与约克郡之间也保持着友好的竞争关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其继位者亨利八世则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决裂,另创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派(又称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圣公会或英国教会)。
公元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统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亲戚,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 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与议会一连串的冲突与纷争导致英国爆发了内战。
公元1645年6月,国会的军队战胜了查理一世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被当众处决。
公元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而英国成为了英格兰联邦,克伦威尔过世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接任护国公之职,但没多久就被撤职。在1660年,英国王室复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伦敦。
公元1665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次年,伦敦又发生了大火,这场火灾连续烧了5天,大约烧毁了15,000栋建筑物。
公元1688年,由于詹姆斯二世的荒乱统治,议会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废黜国王之后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执政。11月5日威廉率领1.5万人,400艘运输船,53艘军舰在托尔湾登陆。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后流亡法国。因为这场革命没有人命伤亡或者受伤,故史称光荣革命。
公元17-18世纪,英荷三次战争,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经济霸权。 公元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英国近代史
公元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公元18世纪中叶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1年,水力纺纱厂,1782复动式蒸汽机,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19世纪初,汽轮胎和火车诞生,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议会内阁制的标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公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下院主导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公元1928年,扩大选举权威性岁,议会成为最高权利机构,两 轮流执政。 公元1931年,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标志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公元1945年,实施《贝茀理奇报告》建设福利国家,推行国有化。 公元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担任首相,进行改革。 史蒂芬·霍金生平简介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现任剑桥大学数学中心 ,这个职位是牛顿生前职位。
史蒂芬·霍金(1942-)
史蒂芬·霍金是英国物理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 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他提出黑洞能发射辐射(现在叫霍金辐射)的预言现在已是一个公认的假说。他的研究工作在科学界远不及他的畅销书《时间简史》出名。他这本销售量达2,500万份的畅销书对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作了大量介绍。
1942年1月8日
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
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阴差阳错 选对门墙
霍金能够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今天这样大的成就和他初到剑桥时选择导师时的阴差阳错有很大的关系。
那时,霍金本来想跟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学习,霍伊尔关于宇宙恒稳态的理论当时很有影响,但是霍伊尔教授的研究生已经招满了,于是霍金不得不转而成为西阿马教授的研究生。
正是在西阿马教授的带领下,霍金开始思考和研究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而这一理论是和霍伊尔教授的宇宙恒稳态理论完全对立的。宇宙恒稳态理论认为: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本上处于同一种状态,从结构上说是恒定的,从时间上说是无始无终的。而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和时间的开始都源起于宇宙中一次巨大的爆炸,这一爆炸造成了现在的各大星系,而各大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霍金教授后来开玩笑说:幸亏他当年没跟霍伊尔教授读研究生,要不他就得不断地为宇宙恒稳态理论辩护。
--------------------------------------------------------
斯蒂芬.霍金 (1942-)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耐人寻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论事实上使上帝没有存身之处,但梵蒂冈教廷仍对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认了对伽利略审判的错误之后,教廷科学院又选举霍金为该院院士。世俗的偏见和神学的权威,都不能阻挡科学的透射力。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人生台历
1942年 1月8日生于剑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学
1962年 牛津毕业,去剑桥读研究生
1963年 被诊断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1965年 获剑桥博士学位,与珍妮.怀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宣布发现黑洞辐射,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出版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 1988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出版/获沃尔夫基金奖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妻子离异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 ”及其他论文》出版
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一、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
本文标题: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在当今社会,留学已经成为了大家深造的首选方式。无论是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想尽早地接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其中很多同学十分关注“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相关的问题,为此环俄小编整理了《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欢迎您阅读!若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我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1对1答疑!
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早在公元前43年,古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
校徽剑桥大学有31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
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女生占36%。大学校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该大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九。 [编辑本段]【组织结构】 剑桥大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
剑桥的35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时代,最早的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了。就像它们的建筑一样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独立的个性。
?
大学与学院虽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而学院则为私有,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大学负责研究生的,而学院则负责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则由大学统一规划。所有学生的教学是由大学负责的,而学院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每年年底,大学按照各学院本科生的成绩,按一定规则打分,把学院排队,促使学院之间相互竞争。?
剑桥大学的校长是由学校参议院选举产生的,一般都由社会上受人尊敬、有名望的人担任。校长一职是象征性的,校长很少介入大学事务,一般只负责颁发荣誉学位和出席学校的各种庆典等,虽然他也可以给副校长和大学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真正负责大学日常事务的是副校长,由大学会议(Council)提名,剑桥摄政院(Regent House)投票任命。副校长下面还有多位助理副校长,负责专门的领域,协助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摄政院是大学最高立法与权力机关,由各学院的教职人员组成,有大约3,000名成员。他们可以制订或修改学校规章、章程,投票任命副校长、大学会议成员、颁发学位和荣誉学位。决策的制定分两种:第一种是较简单、意见同意的动议(如任命校长和大学人员),一般都由大学会议提出,发表在剑桥校刊上发表公告,如果在10天内没有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而如果是由大学会议以外人士提出的比较复杂、重大的动议,则也是由提案人先将动议发表在校刊上,然后举行公开辩论,最后在提案人考虑过所有意见后,建议摄政院修改提案,然后再发表在校刊上,如10天内无一定数目的摄政院成员反对就算通过。但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则摄政院需举行投票。投票是通过邮寄方式完成的。当摄政院召开会议时由校长主持,如果校长不在则由副校长主持,如副校长也缺席则由其指定的某一学院院长主持。现在几乎所有的事务都不必开会就可解决,但每年6月份必须召开4次会议,核准学位的颁发。此外如果剑桥大学需要颁发荣誉学位之前摄政院也需开会表决。
剑桥大学参议院曾经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是目前唯一的职责是选举校长。参议院成员包括所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或教授。
大学会议全称参议院会议,负责日常行政工作,成员共21人,包括校长(但一般不出席)、副校长和19名由选举产生的成员。19人包括4名学院院长代表、4名教授代表、8名来自摄政院的其他成员和3名学生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是研究生)。前三类成员由摄政院选举产生,学生代表则由学生选举产生。 [编辑本段]【课程设置】 一般来说,英国的学制要比美国的短。剑桥大学的本科生一般是三到四年。上完三年,就可得到学士学位;上完四年,下来就是硕士(MA);如果三年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参加工作,一年以后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再交论文,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所以严格说来,剑桥大学没有真正的硕士,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副博士是剑桥和牛津的一个稍具特色的学位,因专业不同,一般是两年,授课一年,论文一年,(经济系为一年的课程加论文)。如果课程的考试成绩(一般是四门课)超过65分,就可直接转为博士,再读两年就可获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和硕士的区别有三个:其一,副博士的一年或两年时间是可以计算到博士的时间,而从硕士直读博士,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其二,如果你的最终成绩在65分以上,学校可以为你提供开放的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如两年),你随时可去上学,再继续你的博士学业;其三,剑桥规定,如果你拿到副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一定年限,你也可直接提交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学校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工作业绩,可授你博士学位,而硕士则无此殊荣。但由此途径得到博士学位是不太容易的。 [编辑本段]【学费】 文科和数学每年约8,000英镑,科学音乐建筑地理约9,300英镑。另付学院费,本科生约3,670英镑,研究生约1,676英镑。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建筑和艺术史系;古希腊和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和中古语言学系;音乐系;东方系;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哲学系;社会和政治科学系;地球科学地理系;工程系;数学系;物理化学系;考古和人类学系;医药医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 [编辑本段]【学校历史】 12世纪,圣芳济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区定居,剑桥镇由此诞生。
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市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份人来到了剑桥镇。 离开,重建,这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莱比锡大学也是一部份人从布拉格大学分裂出来后创建的。可为什么将这所大学建在剑桥,而不是在北汉普顿或斯坦福德呢?它们也是繁华的市镇,也有牛津的大学生住在那里。为什么不是在伦敦呢?或在一座林肯这样的主教座堂城市呢?当时那里已经有一所主教教堂学校了。
尽管在剑桥创建大学的情况模糊不清,根据记载:面对怀疑的市民,一群教师和大学生成功地争取到了王室和教会的保护,这是不稳定时代的基本条件。最迟1225年左右,剑桥的教师们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一位校长,他的权力得到了亨利三世国王的批准,大学的自主管理就由此而来。不久之后,1233年,格雷戈尔九世教皇也批准了,这种教会特权牛津直到1254年才享受到,说起这一点,剑桥的大学档案员伊丽莎白·丽德哈姆-格林洋洋自得(“剑桥经常后于牛津起步但总是先于牛津完成。”)然而,更重要的是,亨利希三世及其继承人的法令确保了这两所大学的垄断地位。一直到19世纪,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仅有的大学。欧洲其它地方没有哪里有这种垄断的。
跟牛津一样,剑桥的这所大学一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在租来的房子里讲课和生活,哪里有地方就在哪里。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住在旅舍(hostel)里,由店主负责监督。1280年,在这种私人旅舍被有着自己的校舍和捐款的学院取代之前,全城已经有34家这种大学生公寓了,捐款能保证学院的持久性和独立性。
1284年,艾利修道院的休·德·巴尔夏姆主教创办了剑桥的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直到学院章程它依照的都是比牛津的它早20年的主教学院、默顿学院的模式。彼得豪斯学院设有一位院长和十四名院士,两位大长老负责每天的礼拜,两名财务主任负责财务管理,一位募捐负责人,能付得起钱的时候就还请有一名门房。除去二、三名贫困学,这是一个获得学位者的群体,一个高级大学生机构,按照的是巴黎索邦学院的模式。直到爱德华二世创建的国王学院,才在14世纪初期形成了指导性方案:以学院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集体。人们称那些学生为国王的孩子们,他们确实还是孩子,入学年龄:14岁左右。
当时上大学的都有些什么人呢?首先,主要是小地主和城市的上层社会将他们的儿子们送来剑桥,贵族和乡绅比较少。中世纪早期学生的生活环境像修道院一样严厉、贫穷。经常是只有神学博士,即获得博士学位的神学家,有权得到一个自己的房间。其他的所有院士都跟一组大学生同居一室――圣约翰学院规定:“一张床上不超过二人,除非他们不满14岁。”清晨和晚上必须做礼拜,坐在简陋冰冷、地面铺着干草的教室里听讲座、进行辩论。没有体育活动和有组织的业余时间。惟一的调剂:城里的小酒馆和夫人们。早在1342年就有人对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们时兴的越轨表示不满了:“光头本是他们的地位的标志,他们蔑视这一标志,女人似地将头发长长地披在肩头,或者烫成卷发、涂脂抹粉(……)他们穿毛领长袍、红绿色格子的鞋,围很长的真丝围巾,他们手指上戴着戒指,腰缠又宽又贵、嵌有人物和黄金的腰带,腰带上挂着剑似的刀子。”
想学什么专业?
一般要提供在校的成绩单,和语言成绩单.ielts应该在7分以上.
考这么几个网友的帮忙是不行的.....
在西方,华裔社会人文学者不像理工科学者那样容易进入学术主流,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华裔学者多是以研究中国见长,其学术声誉都来自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美国有人说,在社会人文学界里,常常是黑人研究黑人问题,妇女研究妇女问题,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只有白(男)人研究everything(所有的问题)。这种说法听起来不舒服,有歧视味道。不过,在段义孚这里却有所不同。段义孚虽是出生在天津的道地的华裔,但他研究的是贯通整个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20世纪的后20年,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无论是谁,不拜读Tuan的书,就不能完全融入当时的人文地理学术话语。
1998年,段义孚曾应邀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学术生涯”(Life of Learning)演讲。“学术生涯”,是该大学高级荣誉演讲的固定名称,只邀请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讲稿事后要刊印单行本。此前地理学界只有希拉丘兹(Syracuse)大学的历史地理学家D.梅尼(D.Meinig)受过邀请。段义孚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治学历程,也特意提到早时中国生活带给他的长存的感受记忆――他曾经历日本侵华的乱世。
段义孚1930年生于天津,后随家到澳大利亚、菲律宾。在牛津大学读大学。1951年入美国伯克利大学为研究生,1957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多伦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教书。自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始,段义孚在地理学上贡献陡增,声名鹊起。 1973年,获得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授予的地理学贡献奖,1987年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Cullum地理学勋章。
段义孚本来学的是地貌,但他后来却完全关注人的问题。他注重人性、人情,称自己研究的是“系统的人本主义地理学”(systematic humanistic geography),以人为本,就是他的“地学”的特征。大概因为有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经验,段义孚深知文化的影响力。他指出,爱与怕是人类情感的基本内容,而被文化转化为种种形式。就“爱好”与“惧怕”这两个重要主题在人文地理中的表现,他各写了一部书,一个是《恋地情结》(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另一个是《恐惧景观》(Landscapes of Fear)。其中《恋地情结》是他的成名作,此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教材。
段义孚所关注的人类的“爱好”与“惧怕”,并不是那些繁荣壮丽或悲惨苦难的社会整体性的大喜大悲,而是在街道上、校园里,在日常炊洗琐事中,在男女老少的闲逛中所包含的与地方场所相对应的爱与怕,他说这些都构成人文地理的内容,值得研究。正如他自己倡导的那样,他成功地将“这些寻常事物后面的暗中关系、隐藏含义,以新鲜有力的语言揭示出来”。他说服了20世纪后20年的学术界。
人对于环境反应的内容是复杂多范畴的,在这个主题下,看起来不相关的学科,如哲学、心理学、城市规划、景观构建、人类学都可以相互支持,相互说明。段义孚对问题的思考往往纵横于这诸多学科之间。在人的环境心理分析上,他是高手、大师。人们说,段义孚是地理学家,也是优秀的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界的确授予过段义孚学术奖,段义孚自己谦称这是“偶然的”,而事实上这一点也不意外。
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但有着个人感受、个体意识,段义孚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个人隐私空间的发展。在中世纪的欧洲,生活是公众的、公开的、社交的,缺乏隐私,即使是家中的餐桌也仿佛是个公开的场所,一家老小在吃饭时也须端正仪表。段义孚说:他们“有自我,但没有自我意识”。19世纪晚期,个人隐私发展,欧洲房子达到了“分割性”的顶点,房间各备功能,还包括“仅供个人与他的书和他的思想独处”的小室。
在《支配与喜好》(Dominance and Affection:The Making of Pets)一书中,段义孚也探索了人对地的改造的问题,这是当今地理学的主流话题,但他研究的不是人类经济行为对地的改造,而是基于心理情感的一类改造。人将自己设定的美丑爱恨的标准施之于自然,把野狗变成不会奋斗只会享福的“宠物”,将林木泉石按人的喜好重新设置,成为失掉自然原生野气的“苑囿”。结合这些问题,段义孚也讨论了权势(power)的负面意义,这也是西方人文社会学界大谈特谈的题目。不过,与人们常说的权势与利益分配、话语控制的关系不同,段义孚讨论的是权势与“玩”的关系。玩是一个动听的字眼,可当权势与“玩”结合时,是件相当可怕的事,这种结合对环境的破坏正方兴未艾。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可以通过可实验的办法对其限制,而“玩”的破坏尚无法测试,无法限制。
段义孚所讨论过的人与环境的问题很多,且饶有趣味,因为他往往从你的身边说起。当然他的趣味来自于他的智慧,许多是你见到却没有想到的。他的人本主义就是这样与人切近,不尚高远,但求深省。Humanistic(人本主义的)一词在地理学界,与Yi-Fu Tuan一名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段义孚的著作颇丰,仅著作就有约15部之多。他在《学术生涯》演讲中提到的主要著作,除上面说过的书,还有《割裂的世界与自我》(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宇宙与炉台》(Cosmos and Hearth:A Cosmopolite’s Viewpoint)。其中《逃避主义》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张春梅翻译成中文,2005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有趣的著作给我们一种有益的启示,启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大大小小的事情、观念和经验。段义孚先生思考的中心主题是文化,他认为文化是人类逃避自然、逃避人类自然本质的必然产物。这是一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著作因为它是以一种最为积极的方式进行阐述的。该书语言新鲜 力,极具创造性,反映了作者绝妙精辟的洞察力。
霍金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年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年任教授,1979年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他的不朽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他于1978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物理学界两项大奖,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和沃尔夫奖。1989年霍金获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
著有《空间-时间的大比例结构》(1973,合著)、《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百年评论》(1979,合编)、《超空间和超重力》(1981,合编)、《宇宙之始》(1983,合编)、《时间简史》(1988年)、《果壳中的宇宙》、《霍金讲演录》、《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等。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霍金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霍金有三个孩子。
1985年5月应邀访问中国。2002年8月来华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2006年6月15日,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学主持以“宇宙的起源”为题的公开讲座。6月19日,霍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式并作学术报告。
生平简介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6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的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其他相关的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耐人寻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论事实上使上帝没有存身之处,但梵蒂冈教廷仍对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认了对伽利略审判的错误之后,教廷科学院又选举霍金为该院院士。世俗的偏见和神学的权威,都不能阻挡科学的透射力。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一生的心愿是做个常人
与其说斯蒂芬·霍金证明的是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存在,不如说他用一生在证明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自己是一个常人,并没有因为受困轮椅而成了低人一等的“废人”。然而,证明的结果甚至比他当年发现“黑洞并不全黑”时还要让自己大吃一惊———自己怎么变成了高人一等的“超人”?
所以,当8月11日他瘫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地被推出杭州香格里拉酒店2楼电梯的那一刹那,霍金在瞬间亮起的无数闪光灯前多少显得有些勉为其难。就像此前在浦东国际机场受到几乎是超级明星式的媒体追逐,这位自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最后选择了闭紧双眼,任凭身边缓缓落下的窗帘将狂热的“时间简史迷”们阻挡在外。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也许,这才是霍金的世界。霍金曾经说,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很晚从伦敦回家,“那时人们为了省钱,半夜里把路灯都关掉。我走在路上,那晚的夜空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整个银河系仿佛刚好划过头顶。”对此,他母亲说,“只要看看这孩子仰望星空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有多好奇。”霍金甚至表示,“哪怕置身一个无人的荒岛,我也宁可没有灯光,因为那样我就可以更好地看到星星。”
直到22岁,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功能萎缩的卢伽雷病,最多只能活几年时,这种对星空的执着才逐渐开始成为一种信仰———他想自己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下去。即使是全身动弹不得,为了和心爱的女孩结婚,他就必须有工作,必须先完成剑桥的博士学位,于是就有了“宇宙起源于空间中一个奇点”的大爆炸理论。即使失去了说话功能,为了替女儿付学费,他就必须赚一笔钱,于是就有了销量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媲美的《时间简史》。人们能否想象,霍金广为传颂的科学成就,不过来自他想证明自己能如常人一般的初衷。
只不过,每一次霍金试图证明自己是常人,证明的结果都远远高于他的预期。他发现,既然大质量的恒星在“油尽灯枯”后会坍塌成一个奇点,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个过程倒过来,宇宙就是从一个奇点大爆炸诞生的呢?既然天体间有万有引力,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引力大到连光线也会被吸进去的黑洞呢?霍金关于奇点和黑洞的理论,“一不小心”触动了理论物理学的神经。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适用于天体类的大物质,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但是这两者却无法统一。而霍金的奇点理论正好统一到“无限小的物质爆炸成为天体”上。他曾经预言,到上世纪末,这种“大一统”理论将最终发现———也许只要几个简单的方程式,人类对于宇宙的知识就到达极限,理论物理学也随之终结。
但是,20多年过去了,他的预言并没有实现。当记者就此问题请教霍金时,他的助手替他说,“我想霍金同意是他错了。”这次不能开口讲话的霍金不再向记者眨眼暗示什么,而是直接咧嘴微笑表示同意。他费了好长时间才通过拟声器回答,“科学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我要是知道的话,我早就把它做出来”———终于,他用自己预言的失败向世人“成功”地证明了自己也是一个常人。
“保持安静,老板正在睡觉”
看到霍金的人都不会忍心去打扰这位天才。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记者见到他的那一瞬间还是被深深触动。40年的卢伽雷病让他的身体彻底变形:他的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只手紧紧地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是朝内扭曲着。10年前的照片中还蛮匀称的嘴,此时已经歪成一个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变成“龇牙咧嘴”的样子———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
在现场几十只摄影“炮筒”的“狂轰滥炸”下,那台神奇的拟声器看起来也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液晶屏电脑。记者悄悄地溜到霍金身后,发现拟声器中词汇的选择不是按照字母顺序来排,而是按逻辑顺序组合,比如表示选择或并列的连词成为一组,主语人称成为另一组。霍金就是用它来选择词汇,并最后按下发音键,让电脑合成的声音来代他讲话。
哪怕事先知道记者的提问,霍金的回答也慢得出奇。记者几乎看不到他的手指在按动键盘,他仿佛永远一动不动。现场在提问过后只有一片寂静,无数的眼光齐刷刷地落在霍金身上,直到耳边突然传出几句略显怪异的英语———英国人说带有美国口音,而美国人认为带有北欧口音或爱尔兰口音。他的回答极为简短,往往漫长的十几分钟才等来一句只有主谓宾的简单句。不到一小时,霍金就满脸倦意,记者甚至看到他开始无聊地按起键盘,把屏幕弄得一闪一闪的。
从1980年起担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教席的霍金就是这样在轮椅上洞悉宇宙的一切。不过,也许对他而言,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独自在剑桥的办公室里安静思考要简单和自在得多。霍金每天坐着轮椅去办公室,穿过整齐地挂着包括牛顿在内的所有卢卡斯教授画像的长长走廊,霍金的办公室就在一排落地窗户的尽头。办公室的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排,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老板正在睡觉。”
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愿被外人打扰。此时他一定坐在这间有着高高天花板的舒适小屋里,安静地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驰骋在自己的宇宙里。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三个孩子的照片。每天下午4点,他会在护士的帮助下与研究生们交谈。他们喝着午茶,交流对宇宙的看法。一个护士托住霍金的脸颊,扶正他歪斜的头,这样茶水就不会漏出来。有时他的眼镜还会从鼻子上滑下来,但是如果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带有质疑的问题,他立即会给一个咧嘴笑容。
至少,“老板正在睡觉”的托词让霍金最感自由自在。就像他用莎士比亚的话给自己的书取名———“即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霍金告诉记者,“我发现真实的宇宙甚至比《星球大战》更吸引人。如果你想去太空,那么必须先学物理学。”
愿意带着《安魂曲》去荒岛
有记者问他,除科研之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霍金的回答似乎要迅速得多,“我热爱生活。音乐、家庭都让我从中得到许多快乐。”宇宙之外,音乐正是他找到自己归宿的地方。迄今为止,关于霍金最成功的一次访谈是1992年圣诞节时英国广播公司的“荒岛唱片”节目。这个节目要求被访者假设自己在荒岛上孤身一人,只能选择8张唱片带在身边。只有这次,霍金破天荒地回答问题很少使用简单句———谈到音乐,他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霍金很喜欢瓦格纳的音乐。他说,“我是从1963年开始喜欢上瓦格纳的,那年我被查出患有卢伽雷病。瓦格纳音乐的暗色调和启示录式的情绪正好符合我当时的心情。”他甚至不厌其烦地复述了瓦格纳的《魔戒》的情节———要知道,就是正常人也要颇费一番口舌,更何况是一个个词选出来。
然而,如果只让他选择一张唱片,他说自己还是会选莫扎特的《安魂曲》。“15岁生日的时候,我得到一套莫扎特的CD,整整有200小时,现在我还经常听。我最喜欢的是莫扎特临终前写的《安魂曲》,如果我只能带一张唱片去荒岛,我会带上它,并且一直听到DISCMAN的电池走光为止。”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与宇宙》的科普小说。
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一书,全球卖出逾1000万册,但因内容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了的畅销书”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们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自称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他虽然活下来,但在往后数十年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
霍金曾澄清自己当时并无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剧性格”,并使自己沉醉于瓦格纳的音乐里。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简·王尔德(Jane Wilde),两人结婚后育有3名子女。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编辑] 学术之路
就在霍金攻读博士学位前后,伦敦伯碧克大学(Birkbeck College)教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在1960年代初开始发展奇点理论,引起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注意,霍金听毕彭罗斯的研究后,回程途中向他的老师说:“不知道如果把彭罗斯的奇点理论,运用到整个宇宙会得到甚么结果?”
1970年代初,霍金与彭罗斯合作发表论文,指出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宇宙大爆炸前必然有奇点存在,成为首篇重要文章,随后成为少数认真看待黑洞的学者,他结合了量子力学及广义相对论,于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提出黑洞发出一种能量,最终导致黑洞蒸发,该能量被命名为霍金辐射,引起全球物理学家重视。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
这数年的研究,令他迅速斐声学术界。1975至1976年间,先后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 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再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自1979年他被聘用为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院的卢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牛顿于1663年亦曾出任这荣誉职位。2006年11月底更将获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颁授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与爱因斯坦及达尔文齐名。
1983年,霍金和吉姆·和特勒(Jim Hurtle)进一步提出“宇宙无边界”(No Boundary Proposal),改变了当时科学家对宇宙的看法。
[编辑] 大众明星
2001年霍金推出图画版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1]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宇宙的起源》时,哄动一时,被戏称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霍金的声望,令他多次获邀到外地演说,常获国家元首接见。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事实上,他在“星舰奇航记”中的电视系列剧“银河飞龙”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
[编辑] 残障及高科技轮椅
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1980年代他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艰深方程式。据报霍金正尝试一套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信息,做到“我脑写我口”。[2]
他说话时,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信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霍金每抽动一下,浮标即可选定目标。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语音系统于1980年代中由美国公司Words-Plus撰写,该公司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视窗XP系统,特意为他重写整套程序。当霍金突然发笑,面颊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
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的手提电脑,内置Pentium M1.5GHz中央处理器,有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在没有无在线网网络的地方,则可透过诺基亚电话上网卡,直拨剑桥大学的系统
发音:霍金使用Words-Plus公司开发的Equalizer发音程序,发音时有点像电子字典,带有美国口音(又有说像北欧口音),他2006年在香港说,原本系统仍有法国口音的英文,但要是用了这套口音,恐怕太太要跟他离婚。
电话:有无线电话系统,可直接用电脑拨出或收线
万能遥控:轮椅备万用红外线遥控器,可控制电视、录影机、听音乐、锁门、开关灯
储存:霍金习惯将所有演讲、论文储入记忆碟内,理论上任何说话亦可加以储存
电源:电池藏于轮椅之下,可同时支援轮椅及电脑运作
打字:霍金眼镜右上方装了红外线发放及侦测器,只要他移动眼球,红外线侦测到可从屏幕选出基本字母,再在屏幕下半部选字。输入复杂公式时,他会用一个被视为毫无漏洞的程序TeX,若他输入{-b\pm\sqrt{b^2-4ac} \over },则可得到一个二次公式(quadratic formula)
[编辑] 与妻子的关系
1990年,霍金与前妻珍(Jane)离婚,1995年迎娶私人看护伊莱恩。2004年初,英国有媒体指霍金遭到第二任妻子虐打,消息哄动全球。2004年1月,霍金透过剑桥大学两度发表声明,指责有关消息失实,并表示“我全心坚决驳斥说我遭到虐待的说法。媒体的报导纯属虚构,有人散播这样不实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珍(Jane)写有《霍金:前妻回忆录》(上)(下)。
然而,外界传出霍金身上出现多处神秘伤痕,手腕骨折,脸部和嘴唇有很深的切口,同年3月,英国警方正式向霍金问询,了解有关情况,并查问部分霍金前护士索取资料,但由于霍金并未合作,英国警方最终未能起诉任何人。
早在2000年,警方亦曾对霍金的意外受伤感到怀疑,但霍金当时拒绝配合,令调查终止。霍金的女儿露西·霍金在访问中曾说[3],约2000年已发现父亲身上有伤痕,但是父亲说是他不小心自己弄伤的,她未有在意。
[编辑] 霍金宇宙论
自1970年代,霍金先后与不同学者,提出多项学说,改变人类对宇宙诞生的看法。其中由他与另一名学者彭罗斯(Roger Penrose)合著的奇点定理,提出时间及宇宙是有起点和终点,肯定了同时代其他人开创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推翻古典物理学有关时空是永恒存在的学说;按照该项定理,他进一步提出具有革命意义的“宇宙无边论”(No Boundary Proposal),该论说指出,在扩张中的宇宙外,并没有任何人类认知的“空间”存在。
在黑洞研究上,他亦提出多重创见,认为黑洞并非完全漆黑一片,相反,黑洞会发出一种辐射(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这种辐射(能量)以极缓慢的速度离开黑洞后,亦即意味黑洞能量会耗尽,造成黑洞蒸发现象。
[编辑] 学说背景
在古典物理学中,一般相信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界的概念,可以永久存在,但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再是独立于事件的背景,人类对时间的看法出现革命性的转变。
1920年代,埃德温·哈勃利用100英寸的望远镜观天时,发现恒星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空间,而是聚集在称为星系的集团之中。他同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都出现红移现象,即它们即飞离我们,而星系离开我们越远,飞离的速度亦越快。这项发现带来新的问题,在更早的时候,所有星系是否离我们更近,甚至有一个宇宙的开端。
当时科学家曾尝试解释这种现象。1948年英国学者邦迪、高尔德和霍伊尔提出的稳恒态理论,提出宇宙会穿梭于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但并没有开端;俄国学者利弗席兹和哈拉尼科夫则提出,物质若没有严格对称的收缩,最终会引起反弹,而密度保持有限,这亦避免了宇宙有开端的说法。这理论提出时,霍金当时21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编辑] 奇点定理
霍金当时并不相信这些学者的证明,于是联同当时已研究奇点的彭罗斯发展一套数学公式,证明宇宙不能反弹。该学说认为,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宇宙起源将在存在一个奇点。当时,奇点一般被视作黑洞的中心,内里有密度无限强、引力无限重、限时空曲率无限大,霍金当时设想,若重新走回宇宙诞生之时,全部物质聚成一点,这亦即为奇点。
1965年10月,人类发现一种散布于空间的的微波背景辐射。这些能量极度微弱,能量值远低于一台微波炉,但科学家发现,要合理解释这种辐射,宇宙早期必定非常热,随著宇宙膨胀,辐射持续冷却,最终才会有出现微波背景。这一学说,进一步确认宇宙早期曾经出现大爆炸。
不过,霍金因应广义相对论,虽然解释了宇宙源自一个“奇点”,这些定理未能说明宇宙如何开始。霍金认为,这代表广义相对论在“奇点”中失效,该理论只能预测宇宙如何演化,未能预言它如何起始,霍金于是试图合并量子理论及广义相对论,期望能解释整个宇宙从诞生、以至演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广义相对论是处理极大的物理现象,而量子力学则处理极小尺度的结构。直至今日,科学家相信,若有人成功合并两套理论,则有可能成为一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解释空间中任何物理现象,这亦即物理学界一直追求的所谓大一统理论。霍金最终未能发展出这套理论,但科学界一般认为他的研究,为人类迈向大一统理论踏出重要一步。
[编辑] 黑洞蒸发
1970年中以前,科学家一直相信黑洞只会吸进物质,四周“渿黑”一片,当吸引更多物质时,黑洞的质量亦随之上升,霍金另一创见是指出,黑洞不是真的很黑(Black Hole ain't so black),而且黑洞内存在温度。有温度的物质自然会释放辐射,由于辐射是一种能量,黑洞最终因耗尽能量而消失,即所谓“黑洞蒸发论”。
霍金这次发现,拜量子力学所赐。过去科学家以为黑洞内的“真空状态”,代表内里没有任何物质,但霍金约1974至1976年指出,如果量子力学正确,人类从极度微观中观看宇宙的“真空”时,会发现一对对的光子不断产生,但能量在真空中无法保持固定值,令这些成相成对的光子不断摇晃,最终消灭。他相信,当黑洞质量越少,释放光子的速度越快,加速黑洞的消失。
这种从黑洞中释出的能量,被称为霍金辐射,但由于这种辐射极其微弱,科学界至今虽然公认它在理论上可行,仍未能从观察中发现它的存在。这亦说明,即使霍金辐射是真实存在,但其能量过弱,意味黑洞要经过极长时间后,才能耗尽能量,造成蒸发。
[编辑] 应用性未确立
若比照相对论及霍金的学说,前者对重力及能量的描述,为人类带来核电、核弹,但霍金的宇宙论,仍未能直接应用于现代科技。霍金亦曾自言,虽然近年宇宙论有长足发展,但仍有多个宇宙谜团并未解开:“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4]
[编辑] 霍金三大学术赌注
霍金除了喜爱看脱衣舞表演(据说是为了研究),他亦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5]
[编辑] 黑洞是否存在?
穷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担心黑洞可能理论上的概念,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为免到时自己变得一无所有,1975年他与另一名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开赌: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为了进行“对冲”,霍金押注黑洞不存在。如果他“不幸”赢了,霍金虽然一生心血被毁,但索恩要向他赠上专门踼爆英国皇室丑闻的《Private Eye》杂志4年订阅,如果霍金“幸运”输了,他就要向索恩送赠色情杂志《Penthouse》的一年赠阅。
霍金在《时间简史》(1988年)曾说:“当我们1975年打赌时,我们80%肯定天鹅座X-1是黑洞,现在我会说有95%肯定,但这场赌局仍未有结果。”
[编辑] 裸奇点是否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开赌,今次索恩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对赌一方是物理学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当时的命题是,奇点应该被黑洞围绕,但没有被黑洞包围的“裸奇点”(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与索恩押注:裸奇点并不存在,随即与裴士基立下赌据,谁输了要向对方送一一件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写上适当的服输字眼。霍金于1997年修正他的理论,指出裸点有可能存在。
[编辑] 信息会否在黑洞消失?
霍金在裸奇点的赌局输了,但这位好赌成瘾的物理学家即时要求再开赌。物理学家相信所有信息一经出现,虽然会改变成不同形态,但本质上会“永恒”存在。
霍金及索恩当时指出,任何物质掉进黑洞后将会消失,黑洞中产生的辐射是“全新制造”的,与掉进黑洞中的物质无关;这一项命题,违反了量子力学,若命题正确,量子力学或要重写。裴士基反驳这项命题,双方于是开赌。[6]
2004年,霍金出席研究会时,承认赌输了,要向对方赔上棒球百科全书《Total Baseball: the Ultimate Baseball Encyclopedia》。胜出的裴士基亲身在学术会议上,高举这本著作,霍金在台上只顾著笑。被问到为何挑选这套百科全书做战利品时,裴士基事后说:“这本书重得像黑洞,亦要更长时间才可以赶走书中的资料,有如黑洞一样。”
[编辑] 霍金观点
霍金过去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对人类、生命、神的看法,节录如下:
移民外太空:“在 20年内,我们可能已经在月球建造永久基地,40年内可能已经在火星建基地。但月球和火星都很细小,而且缺乏或完全没有大气层。我们不会找到像地球一样美好的地方,除非我们离开太阳系。往太空扩展生存空间,对人类的生存很重要。地球上的生命受到灾难灭绝的危机愈来愈大,如突然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战争、基因改造病毒、以及一些我们想像不到的灾难。不过,如果人类能避免在未来数百年内自我毁灭,我们应该会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的居所。”(2006访问香港)
基础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应从科学考虑出发,并非由经济主导,但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经常带来经济效益。如我的前辈、剑桥大学保罗·狄拉克的研究令晶体管的发展变成可能,而晶体管正是现代电子和电脑工业的基础;另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亦成为生物科技工业的基础。”(2006访问香港)
回应香港一名叫斌仔(邓绍斌)的瘫痪病人,公开要求安乐死合法化:“我认为他(斌仔)应该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不论命运看似有多糟,你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生命尚存,总有希望。”(2006访问香港)
神的存在:“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向拿破仑解释,科学定律如何影响宇宙的演进。但拿破仑问,上帝在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科学家的回答是,我并不需要这个假设。”(2006访问香港)
出版大众文章: “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在时间简史之中每加入一条数学公式,这本书的销量便会减半。”(1993 都柏林)
所谓“常识”: “我们一世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关于核武:“我们平均每个人拥有相当于四吨的烈性炸药,但只要半磅炸药就可以炸死一个人,所以我们拥有的核武是所需的一万六千倍。大家必须了解,我们并不是与苏联处于冲突的状态,两方面都很需要对方维持稳定。”
对于外界将东方哲学与“黑洞”学说及“奇点定理”扯上关系:“这是赶时髦的胡扯。人们跌进了东方神秘主义,只因这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东西。但是如果当做现实的描述,它们完全不能产生任何结果...如你熟悉东方神秘主义,会发现它们似乎使人联想到近代物理或宇宙学,但我并不认为它们具有任何意义...假如当初俄文的“冷冻恒星”(黑洞最早的叫法)这个术语被广泛接受,那麽这一部分东方神话就根本没有意义。它们被命名为“黑洞”,是因为它们使人联想到毁灭与被吞食的恐惧,所以在这层意义上就存在著一种联系。我没有被抛进黑洞的恐惧,因为我了解它们。在某程意义上,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7]
[编辑] 作品列表
[编辑] 科普作品
1988年:《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1年:《果实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膊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编辑] 公开演说
霍金出版《时间简史》后,多年来曾在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向一般大众发表多场公开演说,叙述时间起源、宇宙终结、时光旅行,演说时其受欢迎程度犹如“摇滚巨星”。兹录部分演说:
宇宙的起源(中文)
宇宙之始(英文)
时间的开始(英文)
太空及时间扭曲(英文)
上帝掷骰吗?(英文)
宇宙中的生命(英文)
↑ 霍金传 艺文印书馆 P.151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号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大学毕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他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同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中。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既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1979年出版了《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至今已经销售2500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它论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与宇宙》的科普小说。
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一书,全球卖出逾1000万册,但因内容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了的畅销书”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们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编辑] 残障及高科技轮椅
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1980年代他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艰深方程式。据报霍金正尝试一套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信息,做到“我脑写我口”。[2]
他说话时,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信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霍金每抽动一下,浮标即可选定目标。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语音系统于1980年代中由美国公司Words-Plus撰写,该公司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视窗XP系统,特意为他重写整套程序。当霍金突然发笑,面颊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
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的手提电脑,内置Pentium M1.5GHz中央处理器,有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在没有无在线网网络的地方,则可透过诺基亚电话上网卡,直拨剑桥大学的系统
发音:霍金使用Words-Plus公司开发的Equalizer发音程序,发音时有点像电子字典,带有美国口音(又有说像北欧口音),他2006年在香港说,原本系统仍有法国口音的英文,但要是用了这套口音,恐怕太太要跟他离婚。
电话:有无线电话系统,可直接用电脑拨出或收线
万能遥控:轮椅备万用红外线遥控器,可控制电视、录影机、听音乐、锁门、开关灯
储存:霍金习惯将所有演讲、论文储入记忆碟内,理论上任何说话亦可加以储存
电源:电池藏于轮椅之下,可同时支援轮椅及电脑运作
打字:霍金眼镜右上方装了红外线发放及侦测器,只要他移动眼球,红外线侦测到可从屏幕选出基本字母,再在屏幕下半部选字。输入复杂公式时,他会用一个被视为毫无漏洞的程序TeX,若他输入{-b\pm\sqrt{b^2-4ac} \over },则可得到一个二次公式(quadratic formula)
[编辑] 与妻子的关系
1990年,霍金与前妻珍(Jane)离婚,1995年迎娶私人看护伊莱恩。2004年初,英国有媒体指霍金遭到第二任妻子虐打,消息哄动全球。2004年1月,霍金透过剑桥大学两度发表声明,指责有关消息失实,并表示“我全心坚决驳斥说我遭到虐待的说法。媒体的报导纯属虚构,有人散播这样不实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珍(Jane)写有《霍金:前妻回忆录》(上)(下)。
然而,外界传出霍金身上出现多处神秘伤痕,手腕骨折,脸部和嘴唇有很深的切口,同年3月,英国警方正式向霍金问询,了解有关情况,并查问部分霍金前护士索取资料,但由于霍金并未合作,英国警方最终未能起诉任何人。
早在2000年,警方亦曾对霍金的意外受伤感到怀疑,但霍金当时拒绝配合,令调查终止。霍金的女儿露西·霍金在访问中曾说[3],约2000年已发现父亲身上有伤痕,但是父亲说是他不小心自己弄伤的,她未有在意。
[编辑] 霍金宇宙论
自1970年代,霍金先后与不同学者,提出多项学说,改变人类对宇宙诞生的看法。其中由他与另一名学者彭罗斯(Roger Penrose)合著的奇点定理,提出时间及宇宙是有起点和终点,肯定了同时代其他人开创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推翻古典物理学有关时空是永恒存在的学说;按照该项定理,他进一步提出具有革命意义的“宇宙无边论”(No Boundary Proposal),该论说指出,在扩张中的宇宙外,并没有任何人类认知的“空间”存在。
在黑洞研究上,他亦提出多重创见,认为黑洞并非完全漆黑一片,相反,黑洞会发出一种辐射(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这种辐射(能量)以极缓慢的速度离开黑洞后,亦即意味黑洞能量会耗尽,造成黑洞蒸发现象。
[编辑] 学说背景
在古典物理学中,一般相信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界的概念,可以永久存在,但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再是独立于事件的背景,人类对时间的看法出现革命性的转变。
1920年代,埃德温·哈勃利用100英寸的望远镜观天时,发现恒星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空间,而是聚集在称为星系的集团之中。他同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都出现红移现象,即它们即飞离我们,而星系离开我们越远,飞离的速度亦越快。这项发现带来新的问题,在更早的时候,所有星系是否离我们更近,甚至有一个宇宙的开端。
当时科学家曾尝试解释这种现象。1948年英国学者邦迪、高尔德和霍伊尔提出的稳恒态理论,提出宇宙会穿梭于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但并没有开端;俄国学者利弗席兹和哈拉尼科夫则提出,物质若没有严格对称的收缩,最终会引起反弹,而密度保持有限,这亦避免了宇宙有开端的说法。这理论提出时,霍金当时21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编辑] 奇点定理
霍金当时并不相信这些学者的证明,于是联同当时已研究奇点的彭罗斯发展一套数学公式,证明宇宙不能反弹。该学说认为,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宇宙起源将在存在一个奇点。当时,奇点一般被视作黑洞的中心,内里有密度无限强、引力无限重、限时空曲率无限大,霍金当时设想,若重新走回宇宙诞生之时,全部物质聚成一点,这亦即为奇点。
1965年10月,人类发现一种散布于空间的的微波背景辐射。这些能量极度微弱,能量值远低于一台微波炉,但科学家发现,要合理解释这种辐射,宇宙早期必定非常热,随著宇宙膨胀,辐射持续冷却,最终才会有出现微波背景。这一学说,进一步确认宇宙早期曾经出现大爆炸。
不过,霍金因应广义相对论,虽然解释了宇宙源自一个“奇点”,这些定理未能说明宇宙如何开始。霍金认为,这代表广义相对论在“奇点”中失效,该理论只能预测宇宙如何演化,未能预言它如何起始,霍金于是试图合并量子理论及广义相对论,期望能解释整个宇宙从诞生、以至演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广义相对论是处理极大的物理现象,而量子力学则处理极小尺度的结构。直至今日,科学家相信,若有人成功合并两套理论,则有可能成为一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解释空间中任何物理现象,这亦即物理学界一直追求的所谓大一统理论。霍金最终未能发展出这套理论,但科学界一般认为他的研究,为人类迈向大一统理论踏出重要一步。
[编辑] 黑洞蒸发
1970年中以前,科学家一直相信黑洞只会吸进物质,四周“渿黑”一片,当吸引更多物质时,黑洞的质量亦随之上升,霍金另一创见是指出,黑洞不是真的很黑(Black Hole ain't so black),而且黑洞内存在温度。有温度的物质自然会释放辐射,由于辐射是一种能量,黑洞最终因耗尽能量而消失,即所谓“黑洞蒸发论”。
霍金这次发现,拜量子力学所赐。过去科学家以为黑洞内的“真空状态”,代表内里没有任何物质,但霍金约1974至1976年指出,如果量子力学正确,人类从极度微观中观看宇宙的“真空”时,会发现一对对的光子不断产生,但能量在真空中无法保持固定值,令这些成相成对的光子不断摇晃,最终消灭。他相信,当黑洞质量越少,释放光子的速度越快,加速黑洞的消失。
这种从黑洞中释出的能量,被称为霍金辐射,但由于这种辐射极其微弱,科学界至今虽然公认它在理论上可行,仍未能从观察中发现它的存在。这亦说明,即使霍金辐射是真实存在,但其能量过弱,意味黑洞要经过极长时间后,才能耗尽能量,造成蒸发。
[编辑] 应用性未确立
若比照相对论及霍金的学说,前者对重力及能量的描述,为人类带来核电、核弹,但霍金的宇宙论,仍未能直接应用于现代科技。霍金亦曾自言,虽然近年宇宙论有长足发展,但仍有多个宇宙谜团并未解开:“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4]
[编辑] 霍金三大学术赌注
霍金除了喜爱看脱衣舞表演(据说是为了研究),他亦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5]
[编辑] 黑洞是否存在?
穷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担心黑洞可能理论上的概念,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为免到时自己变得一无所有,1975年他与另一名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开赌: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为了进行“对冲”,霍金押注黑洞不存在。如果他“不幸”赢了,霍金虽然一生心血被毁,但索恩要向他赠上专门踼爆英国皇室丑闻的《Private Eye》杂志4年订阅,如果霍金“幸运”输了,他就要向索恩送赠色情杂志《Penthouse》的一年赠阅。
霍金在《时间简史》(1988年)曾说:“当我们1975年打赌时,我们80%肯定天鹅座X-1是黑洞,现在我会说有95%肯定,但这场赌局仍未有结果。”
[编辑] 裸奇点是否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开赌,今次索恩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对赌一方是物理学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当时的命题是,奇点应该被黑洞围绕,但没有被黑洞包围的“裸奇点”(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与索恩押注:裸奇点并不存在,随即与裴士基立下赌据,谁输了要向对方送一一件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写上适当的服输字眼。霍金于1997年修正他的理论,指出裸点有可能存在。
[编辑] 信息会否在黑洞消失?
霍金在裸奇点的赌局输了,但这位好赌成瘾的物理学家即时要求再开赌。物理学家相信所有信息一经出现,虽然会改变成不同形态,但本质上会“永恒”存在。
霍金及索恩当时指出,任何物质掉进黑洞后将会消失,黑洞中产生的辐射是“全新制造”的,与掉进黑洞中的物质无关;这一项命题,违反了量子力学,若命题正确,量子力学或要重写。裴士基反驳这项命题,双方于是开赌。[6]
2004年,霍金出席研究会时,承认赌输了,要向对方赔上棒球百科全书《Total Baseball: the Ultimate Baseball Encyclopedia》。胜出的裴士基亲身在学术会议上,高举这本著作,霍金在台上只顾著笑。被问到为何挑选这套百科全书做战利品时,裴士基事后说:“这本书重得像黑洞,亦要更长时间才可以赶走书中的资料,有如黑洞一样。”
[编辑] 霍金观点
霍金过去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对人类、生命、神的看法,节录如下:
移民外太空:“在 20年内,我们可能已经在月球建造永久基地,40年内可能已经在火星建基地。但月球和火星都很细小,而且缺乏或完全没有大气层。我们不会找到像地球一样美好的地方,除非我们离开太阳系。往太空扩展生存空间,对人类的生存很重要。地球上的生命受到灾难灭绝的危机愈来愈大,如突然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战争、基因改造病毒、以及一些我们想像不到的灾难。不过,如果人类能避免在未来数百年内自我毁灭,我们应该会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的居所。”(2006访问香港)
基础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应从科学考虑出发,并非由经济主导,但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经常带来经济效益。如我的前辈、剑桥大学保罗·狄拉克的研究令晶体管的发展变成可能,而晶体管正是现代电子和电脑工业的基础;另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亦成为生物科技工业的基础。”(2006访问香港)
回应香港一名叫斌仔(邓绍斌)的瘫痪病人,公开要求安乐死合法化:“我认为他(斌仔)应该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不论命运看似有多糟,你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生命尚存,总有希望。”(2006访问香港)
神的存在:“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向拿破仑解释,科学定律如何影响宇宙的演进。但拿破仑问,上帝在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科学家的回答是,我并不需要这个假设。”(2006访问香港)
出版大众文章: “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在时间简史之中每加入一条数学公式,这本书的销量便会减半。”(1993 都柏林)
所谓“常识”: “我们一世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关于核武:“我们平均每个人拥有相当于四吨的烈性炸药,但只要半磅炸药就可以炸死一个人,所以我们拥有的核武是所需的一万六千倍。大家必须了解,我们并不是与苏联处于冲突的状态,两方面都很需要对方维持稳定。”
对于外界将东方哲学与“黑洞”学说及“奇点定理”扯上关系:“这是赶时髦的胡扯。人们跌进了东方神秘主义,只因这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东西。但是如果当做现实的描述,它们完全不能产生任何结果...如你熟悉东方神秘主义,会发现它们似乎使人联想到近代物理或宇宙学,但我并不认为它们具有任何意义...假如当初俄文的“冷冻恒星”(黑洞最早的叫法)这个术语被广泛接受,那麽这一部分东方神话就根本没有意义。它们被命名为“黑洞”,是因为它们使人联想到毁灭与被吞食的恐惧,所以在这层意义上就存在著一种联系。我没有被抛进黑洞的恐惧,因为我了解它们。在某程意义上,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7]
[编辑] 作品列表
[编辑] 科普作品
1988年:《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1年:《果实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膊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编辑] 论文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with George Ellis
The Large, the Small, and the Human Mind, (with Abner Shimony, Nancy Cartwright, and Roger Penro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56330-5 (hardback), ISBN 0-521-65538-2 (paperback), Canto edition: ISBN 0-521-78572-3
全部作品:PDF档案
[编辑] 公开演说
霍金出版《时间简史》后,多年来曾在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向一般大众发表多场公开演说,叙述时间起源、宇宙终结、时光旅行,演说时其受欢迎程度犹如“摇滚巨星”。兹录部分演说:
宇宙的起源(中文)
宇宙之始(英文)
时间的开始(英文)
太空及时间扭曲(英文)
上帝掷骰吗?(英文)
宇宙中的生命(英文)
[编辑] 参考
↑ 霍金领港人 追寻宇宙起源 2006年6月15日 香港经济日报
↑ 人脑驳电脑 盼“我脑写我口” 2006-06-14 香港经济日报
↑ 霍金女儿访问 《每日电讯报》 2004年4月12日
↑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讲辞 香港科技大学 2006年6月16日
↑ 《霍金与黑洞》公开演讲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王国彝
↑ 赌局当事人裴士基(Preskill)评论霍金赌输
↑ 霍金传 艺文印书馆 P.151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号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大学毕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他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同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中。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既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1979年出版了《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至今已经销售2500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它论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作品:
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1988年)
2、《时间简史续篇》
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4、《时空本性》
5、《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2001年10月)
奖项:
1、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2、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
4、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
5、霍普金斯奖
6、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
7、马克斯韦奖
8、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9、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0、与彭罗斯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11、1988年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与宇宙》的科普小说。
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一书,全球卖出逾1000万册,但因内容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了的畅销书”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们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编辑] 残障及高科技轮椅
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1980年代他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艰深方程式。据报霍金正尝试一套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信息,做到“我脑写我口”。[2]
他说话时,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信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霍金每抽动一下,浮标即可选定目标。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语音系统于1980年代中由美国公司Words-Plus撰写,该公司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视窗XP系统,特意为他重写整套程序。当霍金突然发笑,面颊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
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的手提电脑,内置Pentium M1.5GHz中央处理器,有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在没有无在线网网络的地方,则可透过诺基亚电话上网卡,直拨剑桥大学的系统
发音:霍金使用Words-Plus公司开发的Equalizer发音程序,发音时有点像电子字典,带有美国口音(又有说像北欧口音),他2006年在香港说,原本系统仍有法国口音的英文,但要是用了这套口音,恐怕太太要跟他离婚。
电话:有无线电话系统,可直接用电脑拨出或收线
万能遥控:轮椅备万用红外线遥控器,可控制电视、录影机、听音乐、锁门、开关灯
储存:霍金习惯将所有演讲、论文储入记忆碟内,理论上任何说话亦可加以储存
电源:电池藏于轮椅之下,可同时支援轮椅及电脑运作
打字:霍金眼镜右上方装了红外线发放及侦测器,只要他移动眼球,红外线侦测到可从屏幕选出基本字母,再在屏幕下半部选字。输入复杂公式时,他会用一个被视为毫无漏洞的程序TeX,若他输入{-b\pm\sqrt{b^2-4ac} \over },则可得到一个二次公式(quadratic formula)
[编辑] 与妻子的关系
1990年,霍金与前妻珍(Jane)离婚,1995年迎娶私人看护伊莱恩。2004年初,英国有媒体指霍金遭到第二任妻子虐打,消息哄动全球。2004年1月,霍金透过剑桥大学两度发表声明,指责有关消息失实,并表示“我全心坚决驳斥说我遭到虐待的说法。媒体的报导纯属虚构,有人散播这样不实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珍(Jane)写有《霍金:前妻回忆录》(上)(下)。
然而,外界传出霍金身上出现多处神秘伤痕,手腕骨折,脸部和嘴唇有很深的切口,同年3月,英国警方正式向霍金问询,了解有关情况,并查问部分霍金前护士索取资料,但由于霍金并未合作,英国警方最终未能起诉任何人。
早在2000年,警方亦曾对霍金的意外受伤感到怀疑,但霍金当时拒绝配合,令调查终止。霍金的女儿露西·霍金在访问中曾说[3],约2000年已发现父亲身上有伤痕,但是父亲说是他不小心自己弄伤的,她未有在意。
[编辑] 霍金宇宙论
自1970年代,霍金先后与不同学者,提出多项学说,改变人类对宇宙诞生的看法。其中由他与另一名学者彭罗斯(Roger Penrose)合著的奇点定理,提出时间及宇宙是有起点和终点,肯定了同时代其他人开创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推翻古典物理学有关时空是永恒存在的学说;按照该项定理,他进一步提出具有革命意义的“宇宙无边论”(No Boundary Proposal),该论说指出,在扩张中的宇宙外,并没有任何人类认知的“空间”存在。
在黑洞研究上,他亦提出多重创见,认为黑洞并非完全漆黑一片,相反,黑洞会发出一种辐射(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这种辐射(能量)以极缓慢的速度离开黑洞后,亦即意味黑洞能量会耗尽,造成黑洞蒸发现象。
[编辑] 学说背景
在古典物理学中,一般相信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界的概念,可以永久存在,但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再是独立于事件的背景,人类对时间的看法出现革命性的转变。
1920年代,埃德温·哈勃利用100英寸的望远镜观天时,发现恒星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空间,而是聚集在称为星系的集团之中。他同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都出现红移现象,即它们即飞离我们,而星系离开我们越远,飞离的速度亦越快。这项发现带来新的问题,在更早的时候,所有星系是否离我们更近,甚至有一个宇宙的开端。
当时科学家曾尝试解释这种现象。1948年英国学者邦迪、高尔德和霍伊尔提出的稳恒态理论,提出宇宙会穿梭于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但并没有开端;俄国学者利弗席兹和哈拉尼科夫则提出,物质若没有严格对称的收缩,最终会引起反弹,而密度保持有限,这亦避免了宇宙有开端的说法。这理论提出时,霍金当时21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编辑] 奇点定理
霍金当时并不相信这些学者的证明,于是联同当时已研究奇点的彭罗斯发展一套数学公式,证明宇宙不能反弹。该学说认为,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宇宙起源将在存在一个奇点。当时,奇点一般被视作黑洞的中心,内里有密度无限强、引力无限重、限时空曲率无限大,霍金当时设想,若重新走回宇宙诞生之时,全部物质聚成一点,这亦即为奇点。
1965年10月,人类发现一种散布于空间的的微波背景辐射。这些能量极度微弱,能量值远低于一台微波炉,但科学家发现,要合理解释这种辐射,宇宙早期必定非常热,随著宇宙膨胀,辐射持续冷却,最终才会有出现微波背景。这一学说,进一步确认宇宙早期曾经出现大爆炸。
不过,霍金因应广义相对论,虽然解释了宇宙源自一个“奇点”,这些定理未能说明宇宙如何开始。霍金认为,这代表广义相对论在“奇点”中失效,该理论只能预测宇宙如何演化,未能预言它如何起始,霍金于是试图合并量子理论及广义相对论,期望能解释整个宇宙从诞生、以至演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广义相对论是处理极大的物理现象,而量子力学则处理极小尺度的结构。直至今日,科学家相信,若有人成功合并两套理论,则有可能成为一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解释空间中任何物理现象,这亦即物理学界一直追求的所谓大一统理论。霍金最终未能发展出这套理论,但科学界一般认为他的研究,为人类迈向大一统理论踏出重要一步。
[编辑] 黑洞蒸发
1970年中以前,科学家一直相信黑洞只会吸进物质,四周“渿黑”一片,当吸引更多物质时,黑洞的质量亦随之上升,霍金另一创见是指出,黑洞不是真的很黑(Black Hole ain't so black),而且黑洞内存在温度。有温度的物质自然会释放辐射,由于辐射是一种能量,黑洞最终因耗尽能量而消失,即所谓“黑洞蒸发论”。
霍金这次发现,拜量子力学所赐。过去科学家以为黑洞内的“真空状态”,代表内里没有任何物质,但霍金约1974至1976年指出,如果量子力学正确,人类从极度微观中观看宇宙的“真空”时,会发现一对对的光子不断产生,但能量在真空中无法保持固定值,令这些成相成对的光子不断摇晃,最终消灭。他相信,当黑洞质量越少,释放光子的速度越快,加速黑洞的消失。
这种从黑洞中释出的能量,被称为霍金辐射,但由于这种辐射极其微弱,科学界至今虽然公认它在理论上可行,仍未能从观察中发现它的存在。这亦说明,即使霍金辐射是真实存在,但其能量过弱,意味黑洞要经过极长时间后,才能耗尽能量,造成蒸发。
[编辑] 应用性未确立
若比照相对论及霍金的学说,前者对重力及能量的描述,为人类带来核电、核弹,但霍金的宇宙论,仍未能直接应用于现代科技。霍金亦曾自言,虽然近年宇宙论有长足发展,但仍有多个宇宙谜团并未解开:“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4]
[编辑] 霍金三大学术赌注
霍金除了喜爱看脱衣舞表演(据说是为了研究),他亦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5]
[编辑] 黑洞是否存在?
穷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担心黑洞可能理论上的概念,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为免到时自己变得一无所有,1975年他与另一名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开赌: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为了进行“对冲”,霍金押注黑洞不存在。如果他“不幸”赢了,霍金虽然一生心血被毁,但索恩要向他赠上专门踼爆英国皇室丑闻的《Private Eye》杂志4年订阅,如果霍金“幸运”输了,他就要向索恩送赠色情杂志《Penthouse》的一年赠阅。
霍金在《时间简史》(1988年)曾说:“当我们1975年打赌时,我们80%肯定天鹅座X-1是黑洞,现在我会说有95%肯定,但这场赌局仍未有结果。”
[编辑] 裸奇点是否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开赌,今次索恩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对赌一方是物理学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当时的命题是,奇点应该被黑洞围绕,但没有被黑洞包围的“裸奇点”(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与索恩押注:裸奇点并不存在,随即与裴士基立下赌据,谁输了要向对方送一一件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写上适当的服输字眼。霍金于1997年修正他的理论,指出裸点有可能存在。
[编辑] 信息会否在黑洞消失?
霍金在裸奇点的赌局输了,但这位好赌成瘾的物理学家即时要求再开赌。物理学家相信所有信息一经出现,虽然会改变成不同形态,但本质上会“永恒”存在。
霍金及索恩当时指出,任何物质掉进黑洞后将会消失,黑洞中产生的辐射是“全新制造”的,与掉进黑洞中的物质无关;这一项命题,违反了量子力学,若命题正确,量子力学或要重写。裴士基反驳这项命题,双方于是开赌。[6]
2004年,霍金出席研究会时,承认赌输了,要向对方赔上棒球百科全书《Total Baseball: the Ultimate Baseball Encyclopedia》。胜出的裴士基亲身在学术会议上,高举这本著作,霍金在台上只顾著笑。被问到为何挑选这套百科全书做战利品时,裴士基事后说:“这本书重得像黑洞,亦要更长时间才可以赶走书中的资料,有如黑洞一样。”
[编辑] 霍金观点
霍金过去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对人类、生命、神的看法,节录如下:
移民外太空:“在 20年内,我们可能已经在月球建造永久基地,40年内可能已经在火星建基地。但月球和火星都很细小,而且缺乏或完全没有大气层。我们不会找到像地球一样美好的地方,除非我们离开太阳系。往太空扩展生存空间,对人类的生存很重要。地球上的生命受到灾难灭绝的危机愈来愈大,如突然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战争、基因改造病毒、以及一些我们想像不到的灾难。不过,如果人类能避免在未来数百年内自我毁灭,我们应该会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的居所。”(2006访问香港)
基础研究:“基础科学研究应从科学考虑出发,并非由经济主导,但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经常带来经济效益。如我的前辈、剑桥大学保罗·狄拉克的研究令晶体管的发展变成可能,而晶体管正是现代电子和电脑工业的基础;另一位来自剑桥大学的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亦成为生物科技工业的基础。”(2006访问香港)
回应香港一名叫斌仔(邓绍斌)的瘫痪病人,公开要求安乐死合法化:“我认为他(斌仔)应该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不论命运看似有多糟,你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生命尚存,总有希望。”(2006访问香港)
神的存在:“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向拿破仑解释,科学定律如何影响宇宙的演进。但拿破仑问,上帝在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科学家的回答是,我并不需要这个假设。”(2006访问香港)
出版大众文章: “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在时间简史之中每加入一条数学公式,这本书的销量便会减半。”(1993 都柏林)
所谓“常识”: “我们一世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关于核武:“我们平均每个人拥有相当于四吨的烈性炸药,但只要半磅炸药就可以炸死一个人,所以我们拥有的核武是所需的一万六千倍。大家必须了解,我们并不是与苏联处于冲突的状态,两方面都很需要对方维持稳定。”
对于外界将东方哲学与“黑洞”学说及“奇点定理”扯上关系:“这是赶时髦的胡扯。人们跌进了东方神秘主义,只因这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东西。但是如果当做现实的描述,它们完全不能产生任何结果...如你熟悉东方神秘主义,会发现它们似乎使人联想到近代物理或宇宙学,但我并不认为它们具有任何意义...假如当初俄文的“冷冻恒星”(黑洞最早的叫法)这个术语被广泛接受,那麽这一部分东方神话就根本没有意义。它们被命名为“黑洞”,是因为它们使人联想到毁灭与被吞食的恐惧,所以在这层意义上就存在著一种联系。我没有被抛进黑洞的恐惧,因为我了解它们。在某程意义上,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7]
[编辑] 作品列表
[编辑] 科普作品
1988年:《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1年:《果实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膊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编辑] 论文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with George Ellis
The Large, the Small, and the Human Mind, (with Abner Shimony, Nancy Cartwright, and Roger Penro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56330-5 (hardback), ISBN 0-521-65538-2 (paperback), Canto edition: ISBN 0-521-78572-3
全部作品:PDF档案
[编辑] 公开演说
霍金出版《时间简史》后,多年来曾在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向一般大众发表多场公开演说,叙述时间起源、宇宙终结、时光旅行,演说时其受欢迎程度犹如“摇滚巨星”。兹录部分演说:
宇宙的起源(中文)
宇宙之始(英文)
时间的开始(英文)
太空及时间扭曲(英文)
上帝掷骰吗?(英文)
宇宙中的生命(英文)
[编辑] 参考
↑ 霍金领港人 追寻宇宙起源 2006年6月15日 香港经济日报
↑ 人脑驳电脑 盼“我脑写我口” 2006-06-14 香港经济日报
↑ 霍金女儿访问 《每日电讯报》 2004年4月12日
↑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讲辞 香港科技大学 2006年6月16日
↑ 《霍金与黑洞》公开演讲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王国彝
↑ 赌局当事人裴士基(Preskill)评论霍金赌输
↑ 霍金传 艺文印书馆 P.151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至1995年10月该书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译成几十种语言,中译本也已出版。
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号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大学毕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他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同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1976年间,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中。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既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1979年出版了《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至今已经销售2500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它论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 霍金资料 2 2009-2-20
• 霍金资料霍金资料霍金资料霍金资料 2007-12-23
• 霍金资料,简单概括写 21 2007-12-10
• 求霍金资料!急!!!!!!!!!!!!!!!!!!!!!!!!!!!!!!!!!!!!!!!!!!!!! 2 2007-12-9
• 霍金资料,简写的,需要详细 1 2007-12-17
更多关于霍金资料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霍金 资料
其他回答 共 39 条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1969年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1972-1975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4-1975年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尔柴尔德讲座功勋学者。1978年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爱因斯坦之后融合了20世纪另一个伟大理论——量子理论,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无法找到边际,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无法找到边际一样;时间也是有开始的,大约始于150亿到200亿年前。1988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1942年1月8日 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 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 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2006年,他在香港透露正与女儿合撰一套类似《哈利波特与宇宙》的科普小说。
1988年霍金出版《时间简史》一书,全球卖出逾1000万册,但因内容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了的畅销书”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们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自称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他虽然活下来,但在往后数十年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
霍金曾澄清自己当时并无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剧性格”,并使自己沉醉于瓦格纳的音乐里。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简·王尔德(Jane Wilde),两人结婚后育有3名子女。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编辑] 学术之路
就在霍金攻读博士学位前后,伦敦伯碧克大学(Birkbeck College)教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在1960年代初开始发展奇点理论,引起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注意,霍金听毕彭罗斯的研究后,回程途中向他的老师说:“不知道如果把彭罗斯的奇点理论,运用到整个宇宙会得到甚么结果?”
1970年代初,霍金与彭罗斯合作发表论文,指出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正确,宇宙大爆炸前必然有奇点存在,成为首篇重要文章,随后成为少数认真看待黑洞的学者,他结合了量子力学及广义相对论,于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提出黑洞发出一种能量,最终导致黑洞蒸发,该能量被命名为霍金辐射,引起全球物理学家重视。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
这数年的研究,令他迅速斐声学术界。1975至1976年间,先后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 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再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自1979年他被聘用为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院的卢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牛顿于1663年亦曾出任这荣誉职位。2006年11月底更将获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颁授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与爱因斯坦及达尔文齐名。
1983年,霍金和吉姆·和特勒(Jim Hurtle)进一步提出“宇宙无边界”(No Boundary Proposal),改变了当时科学家对宇宙的看法。
[编辑] 大众明星
2001年霍金推出图画版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逾1000余万册,但因书中内容极其艰深,在西方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Unread Bestseller),有学者曾指这种书之所以仍可以如此畅销,是因为书本尝试解答过去只有神学才能触及的题材: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1]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大量图解,诉说宇宙起源。
霍金亦试图通过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他90年代曾两次到访日本,2002年8月曾到访杭州发表《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2006年6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宇宙的起源》时,哄动一时,被戏称受到“摇滚巨星”级的接待。霍金的声望,令他多次获邀到外地演说,常获国家元首接见。
霍金曾指,大众会好奇一位残障人士,为何会想到这么多宇宙论,令他成了大众媒体的宠儿。事实上,他在“星舰奇航记”中的电视系列剧“银河飞龙”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他亦曾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女孩。
[编辑] 残障及高科技轮椅
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1980年代他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艰深方程式。据报霍金正尝试一套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信息,做到“我脑写我口”。[2]
他说话时,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信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霍金每抽动一下,浮标即可选定目标。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语音系统于1980年代中由美国公司Words-Plus撰写,该公司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视窗XP系统,特意为他重写整套程序。当霍金突然发笑,面颊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
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的手提电脑,内置Pentium M1.5GHz中央处理器,有无线宽带上网功能。在没有无在线网网络的地方,则可透过诺基亚电话上网卡,直拨剑桥大学的系统
发音:霍金使用Words-Plus公司开发的Equalizer发音程序,发音时有点像电子字典,带有美国口音(又有说像北欧口音),他2006年在香港说,原本系统仍有法国口音的英文,但要是用了这套口音,恐怕太太要跟他离婚。
电话:有无线电话系统,可直接用电脑拨出或收线
万能遥控:轮椅备万用红外线遥控器,可控制电视、录影机、听音乐、锁门、开关灯
储存:霍金习惯将所有演讲、论文储入记忆碟内,理论上任何说话亦可加以储存
电源:电池藏于轮椅之下,可同时支援轮椅及电脑运作
打字:霍金眼镜右上方装了红外线发放及侦测器,只要他移动眼球,红外线侦测到可从屏幕选出基本字母,再在屏幕下半部选字。输入复杂公式时,他会用一个被视为毫无漏洞的程序TeX,若他输入{-b\pm\sqrt{b^2-4ac} \over },则可得到一个二次公式(quadratic formula)
[编辑] 与妻子的关系
1990年,霍金与前妻珍(Jane)离婚,1995年迎娶私人看护伊莱恩。2004年初,英国有媒体指霍金遭到第二任妻子虐打,消息哄动全球。2004年1月,霍金透过剑桥大学两度发表声明,指责有关消息失实,并表示“我全心坚决驳斥说我遭到虐待的说法。媒体的报导纯属虚构,有人散播这样不实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珍(Jane)写有《霍金:前妻回忆录》(上)(下)。
然而,外界传出霍金身上出现多处神秘伤痕,手腕骨折,脸部和嘴唇有很深的切口,同年3月,英国警方正式向霍金问询,了解有关情况,并查问部分霍金前护士索取资料,但由于霍金并未合作,英国警方最终未能起诉任何人。
早在2000年,警方亦曾对霍金的意外受伤感到怀疑,但霍金当时拒绝配合,令调查终止。霍金的女儿露西·霍金在访问中曾说[3],约2000年已发现父亲身上有伤痕,但是父亲说是他不小心自己弄伤的,她未有在意。
[编辑] 霍金宇宙论
自1970年代,霍金先后与不同学者,提出多项学说,改变人类对宇宙诞生的看法。其中由他与另一名学者彭罗斯(Roger Penrose)合著的奇点定理,提出时间及宇宙是有起点和终点,肯定了同时代其他人开创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推翻古典物理学有关时空是永恒存在的学说;按照该项定理,他进一步提出具有革命意义的“宇宙无边论”(No Boundary Proposal),该论说指出,在扩张中的宇宙外,并没有任何人类认知的“空间”存在。
在黑洞研究上,他亦提出多重创见,认为黑洞并非完全漆黑一片,相反,黑洞会发出一种辐射(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这种辐射(能量)以极缓慢的速度离开黑洞后,亦即意味黑洞能量会耗尽,造成黑洞蒸发现象。
[编辑] 学说背景
在古典物理学中,一般相信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界的概念,可以永久存在,但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再是独立于事件的背景,人类对时间的看法出现革命性的转变。
1920年代,埃德温·哈勃利用100英寸的望远镜观天时,发现恒星并非均匀分布于整个空间,而是聚集在称为星系的集团之中。他同时发现几乎所有星系,都出现红移现象,即它们即飞离我们,而星系离开我们越远,飞离的速度亦越快。这项发现带来新的问题,在更早的时候,所有星系是否离我们更近,甚至有一个宇宙的开端。
当时科学家曾尝试解释这种现象。1948年英国学者邦迪、高尔德和霍伊尔提出的稳恒态理论,提出宇宙会穿梭于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但并没有开端;俄国学者利弗席兹和哈拉尼科夫则提出,物质若没有严格对称的收缩,最终会引起反弹,而密度保持有限,这亦避免了宇宙有开端的说法。这理论提出时,霍金当时21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编辑] 奇点定理
霍金当时并不相信这些学者的证明,于是联同当时已研究奇点的彭罗斯发展一套数学公式,证明宇宙不能反弹。该学说认为,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宇宙起源将在存在一个奇点。当时,奇点一般被视作黑洞的中心,内里有密度无限强、引力无限重、限时空曲率无限大,霍金当时设想,若重新走回宇宙诞生之时,全部物质聚成一点,这亦即为奇点。
1965年10月,人类发现一种散布于空间的的微波背景辐射。这些能量极度微弱,能量值远低于一台微波炉,但科学家发现,要合理解释这种辐射,宇宙早期必定非常热,随著宇宙膨胀,辐射持续冷却,最终才会有出现微波背景。这一学说,进一步确认宇宙早期曾经出现大爆炸。
不过,霍金因应广义相对论,虽然解释了宇宙源自一个“奇点”,这些定理未能说明宇宙如何开始。霍金认为,这代表广义相对论在“奇点”中失效,该理论只能预测宇宙如何演化,未能预言它如何起始,霍金于是试图合并量子理论及广义相对论,期望能解释整个宇宙从诞生、以至演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广义相对论是处理极大的物理现象,而量子力学则处理极小尺度的结构。直至今日,科学家相信,若有人成功合并两套理论,则有可能成为一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解释空间中任何物理现象,这亦即物理学界一直追求的所谓大一统理论。霍金最终未能发展出这套理论,但科学界一般认为他的研究,为人类迈向大一统理论踏出重要一步。
[编辑] 黑洞蒸发
1970年中以前,科学家一直相信黑洞只会吸进物质,四周“渿黑”一片,当吸引更多物质时,黑洞的质量亦随之上升,霍金另一创见是指出,黑洞不是真的很黑(Black Hole ain't so black),而且黑洞内存在温度。有温度的物质自然会释放辐射,由于辐射是一种能量,黑洞最终因耗尽能量而消失,即所谓“黑洞蒸发论”。
霍金这次发现,拜量子力学所赐。过去科学家以为黑洞内的“真空状态”,代表内里没有任何物质,但霍金约1974至1976年指出,如果量子力学正确,人类从极度微观中观看宇宙的“真空”时,会发现一对对的光子不断产生,但能量在真空中无法保持固定值,令这些成相成对的光子不断摇晃,最终消灭。他相信,当黑洞质量越少,释放光子的速度越快,加速黑洞的消失。
这种从黑洞中释出的能量,被称为霍金辐射,但由于这种辐射极其微弱,科学界至今虽然公认它在理论上可行,仍未能从观察中发现它的存在。这亦说明,即使霍金辐射是真实存在,但其能量过弱,意味黑洞要经过极长时间后,才能耗尽能量,造成蒸发。
[编辑] 应用性未确立
若比照相对论及霍金的学说,前者对重力及能量的描述,为人类带来核电、核弹,但霍金的宇宙论,仍未能直接应用于现代科技。霍金亦曾自言,虽然近年宇宙论有长足发展,但仍有多个宇宙谜团并未解开:“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4]
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当年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导师修文斯先生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协会,缘此,她结识了后为该协会 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1915—2009),杨宪益本是津门富家子弟,才华横溢。他的聪明、调皮和幽默,以及身上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戴乃迭。家庭的熏陶和戴乃迭本身固有的中国情结使她对杨宪益一见钟情。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甚,杨宪益主持的牛津中国协会反日活动十分活跃,他将100多人的组织发展到了1000多人,钱钟书、杨绛、俞大缜、俞大絪等皆是成员,杨宪益到处发文章、演讲、募捐,戴乃迭一道参与,她也成了坚定的反日战士。戴乃迭回绝了英籍追求者,认定了杨宪益,两人感情日深(杨宪益晚年回忆说,他爱戴乃迭,除了为她惊人的美丽所吸引外,还发现她有一颗质朴的心。她清新脱俗,没有英国上流社会女孩常有的虚荣与势利,这一素质在“中国上层的小姐们之中也很少见”。晚年的戴乃迭幽默地对朋友们说:我爱的不是杨宪益,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虽是一句戏言,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戴乃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
结语:亲爱的准留学生们,以上便是环俄小编为您整理的《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一文,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仍然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顾问获取最专业、最准确的一对一答疑咨询,不仅可以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也能有效避免因遗漏信息而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环俄留学祝您留学事宜一切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能帮我介绍一下 剑桥大学 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吗?》,网页地址(https://www.huane.net/zhidao/78582),素材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至info@huane.net,我们将第一时间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